若法律按仁义礼智信去制定,社会会怎样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精神价值,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来源;经过改造与创新,它可以融人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应当普遍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德性品质和德性修养,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是传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在提倡封建道德和维护封建统治方面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不会脱离开阶级性的。皇帝老儿和封建官僚奉行的仁义礼智信,一向与人民大众所期盼的仁义礼智信大相径庭。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如果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法制度的话,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法制度的基础就是中国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道德。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传统道德就是中国圣贤义理之学中所讲“常理”“常道”,即仁、义、礼、智、信之类。人类没有抽象的道德,人类所有的道德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讲到道德,我们只能讲具体历史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比如西方人讲的道德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基督教道德,穆斯林讲的道德是伊斯兰文化传统中的伊斯兰教道德,犹太人讲的道德是犹太教道德,印度人讲的道德是印度教道德。他们讲的道德都是他们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而我们中国人讲的道德就是存在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的儒家道德。所以,说到底,要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法制度或民法典,就必须以儒家文化中所体现的传统道德作为中国民法制度或民法典的道德基础,或者说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