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义的基本情况

1976年12月入伍,1979年12月复员当工人。1980年考入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1984年在西北政法学院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1987年在西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法学理论专业),2002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法学理论专业)。1992年任西北政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被破格聘为西北政法学院教授。曾任西北政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副主任、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务。2004年7月起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学科带头人, 2004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2003年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2006年兼任厦门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甘肃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房地产法研究会副总干事,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人大代表(法制委委员),广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广东省社科联委员,广州市社科联常委;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司法权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2004-06 主持人

法律职业***同体的构建与我国法治建设 司法部部级重点课题 2001-10 主持人

等8项 代表性成果

《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初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再版);

《法律与理性——法的现代性问题解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一, 论著与论集  1,《法学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主编  2,《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个人专著  3,《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1、2、3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003年9月、2005年4月,主编;  4,《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4、5辑,法律出版社2007、2008年,主编;  5,《法律与理性——法的现代性问题解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为1997年度司法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年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个人专著   6,《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2004年增订版,个人专著。该书为199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1998年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述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主编之一

8,《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与报告》载《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合作。2002年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教材  1,《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主编。西北政法学院教材建设项目。  2,《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2007年再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编。  3,《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及辅导用书(2003、2004、2005、2006年)“法理学”部分主编之一,法律出版社出版。  4,《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第二、三版)法理学部分。  5,《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2007年增订版,主编。该书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法学主干课程教材”系列全国统编教材之一。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007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6,《法理学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6年再版,主编。司法部组织编写全国成人教育系统法学统编教材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7,《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4年修订版,副主编。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成人教育系统法学统编教材之一  8,《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参编。国家级重点教材。2002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9,《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参编。司法部成人统编教材。1996年获司法部优秀教材奖  10,《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副主编  11,《法理学教程》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司法部规划教材

三,普及读物  1,《人权100问》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参编  2,《国家公务员知识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参编

四,学术论文和文章  2008年  1.《司法权的“中国”问题》,《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  2007年  1.《法治与法治观》,《法治论坛》 2007年第4期  2.《“监督”与“制约”不能混同——兼论司法权的监督与制约的不同意义》,《法学》2007年第10期  3.《先廓清“国家赔偿”的前提》,《广州日报》2007年09月05日  4.《动用私刑 法律不允》,《广州日报》2007年11月13日  2005与2006年  1,《法律与“和谐社会”》,《法学》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2,《政治·理性·法律》,《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3,《法律论证的“度”:一个制度问题》,《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4日总第2939期  4,《侮辱漫骂不是民意,而是网络暴力》,《广州日报》 2006-07-23,刊号 CN44-0010,期号A5。  5,《一流的大学不能没有一流的文科》,《广州日报》,2006-07-19,期号A20  6,《法庭必须被尊重》,《广州日报》,2006-07-16,期号A5  7,《保护中等收入者》,《广州日报》,2006-06-29,期号A7  8,《世界杯隐含的生活逻辑之忧》,《广州日报》,2006-06-22期号A7  9,《宪法应保障税收,有利于藏富于民》,《广州日报》,2006-05-28,期号A5  11,《民告官案件多发是好事不是坏事》,《广州日报》,2006-05-09,期号A8  12,《法律与人文》,《光明日报》,2006-06-05总第期, 刊号CN11-0026  13,《法在心中》,《律师文摘》 2006年第2期,2006-04-01,刊号ISBN7-80226-056-6  14,《略论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性问题》,《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004年与2003年  1,《司法考试与中国司法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载《法令月刊》(台湾)2004年3月(合作,第二作者)  2,《法理学问题的形成与演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3,《试论法律论证的概念、意义与方法》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法治之“重”与法律方法》载《法制日报》2003年12月4日(合作,第二作者)  5,《寻求法律与政治的平衡》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  6,《法官的权力》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7,《论法的生成》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8,《法官、检察官不可纳入“国家公务员”》载《法学》2003年第6期(合作,第一作者)  9,《论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载《法律思想的律动——当代法学名家演讲录》(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10,《法律论证的目标与源流》,《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  2002年以前  1,《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2,《法治是如何形成的?》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  3,《法律方法、法律思维、法律语言》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0月21日  4,《为了法律人的职业光荣》载《检察日报》2002年9月24日第3版  5,《法律白条与法律信用》载《中国青年报》2001年12月7日  6,《法律职业与司法考试》载《法学》2001年第9期  7,《提高法律职业的门槛》载《法制日报》2001年7月9日第5版  8,《法律解释与法律解释学》(全国法律解释学研讨会笔谈,约1500字)《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9,《法律家与知识分子的良知》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署名亚杰),此文在2002年3月《人民法院报》全文转载  10,《法理学的定义与意义》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  11,《法律的理论与方法》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12,《法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3,《社会团结中的法律》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14,《理性化的社会与法律——略论韦伯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15,《略论孟德斯鸠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法律与社会理论的批判意识——略论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2期  17,《民主政治下的法律与自由——略论托克维尔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  18,《论法理学教学教材的改革》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法学》复印资料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9,《法律、理性、秩序》载《法理学与比较法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法治三题》载《法学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与法理学的使命》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2000年获陕西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2,《规则模式及其理性指向》载《法制现代化》1997年卷  23,《法律、理性、法律理性》载《法治研究》1997年卷  24,《严格规则主义的困境与困惑》载《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3期  25,《试论法的发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3期  26,《现象与意义:法律哲学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2期。该文曾获陕西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7,《高扬理性与价值,建筑现代法制》载《法学》1994年第12期  28,《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及其意义》载《长白论丛》1994年第3期  29,《法学家文化品位与法律现象研究》载《法学》1994年第1期  30,《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的重大进展》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31,《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载《法学》1992年第7期  32,《法学理论要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4期。《法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3,《效力、实效、效果——论立法技术中权利义务的统一性》载《西北政法学院科研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目的与方法:法律价值研究论析》载《法律科学》1992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载》1992年第3期载登,《法学》复印资料1992年第5期全文转载  35,《法学家要努力提高自己》载《法学》1992年第1期。《法学》复印资料1992年第4期全文转载  36,《法律、权利、权利本位——新时期法学视角的转换及其意义》载《社会科学》(上海)1991年第3期。《新华文载》1991年第5期,《法学》复印资料1991年第6期全文转载  37,《法律责任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法律科学》1990年第4期。人民大学《法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8,《规范主义、概念主义、国家主义——我国法概念研究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倾向》载《政治与法律》(下)1989年第4期  39,《规范主义、概念主义、国家主义——我国法概念研究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倾向》载《政治与法律》(上)1989年第3期  40,《拓新权利问题的研究方法》载《时代论评》1988年11月创刊号  41,《论法律权利的概念》载《法律科学》1989年第1期  42,《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法学思考》载《法学内参》1989年第1 期  43,《社会公平:法律新秩序的必然选择》载《西安经济报》1988年12月17日  44,《比较法学简论》载《社会科学评论》1985年第9期  45,《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的协调和我国法学研究》载《法学》1987年第5期,被《法制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百花出版社)收入  46,《论法律权利的本质》载《当代法学》1988年第3期  47,《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是大学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载《政法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48,《面向21世纪,法理学科建设、改革与发展》载《政法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49,《法学基础理论教学特点与学习方法》载《成人法学教育》1993年第1期  50,《论法理学教学的深化、改革、提高》载《政法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教研室教师集体)  51,《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努力开创教研室工作新局面》载《政法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52,《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载《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 1992年陕西省教委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5年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及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2002年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