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聊天的记录结局是什么

聊天记录》是一本挺丧的书,和之前看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有的一拼。里面对于感官刺激的描写几乎达到了一种冷漠麻木的客观笔触。

《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看了很久了,印象不深;《聊天记录》刚看的,却觉得故事还没写完。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转变,总是那么几个人拉拉扯扯。弗朗西丝和博比分手,嫉妒梅丽莎,和尼克搞到一块,地下恋情曝光,和尼克分开,与博比复合,向尼克坦白病情。

弗朗西丝在感情中的表现,是模糊的。她是双性恋,没有真正的个性,没有绝对的原则,贫穷自卑却又独立自强,外表理智内心却又感性脆弱。所以,她刻意的让自己加入博比的圈子,明知故犯的与尼克在一起,镇定地接受尼克不会离开梅丽莎的事实。

一直觉得小三这个群体应该受严厉的道德谴责、被社会唾弃的,但是读完了《聊天记录》,发现一切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社会、道德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一种人类社会产物,我们都自以为是的把既定规则加在了他们身上。

显然弗朗西丝、尼克、梅丽莎、博比他们都有着不一样的社会理解。博比并不支持一夫一妻制,弗朗西丝和博比复合后也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不承认是彼此的女朋友),梅丽莎恪守一夫一妻制但是并不介意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上床。尼克,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勇敢的去为自己的爱争取过,一直处于矛盾、纠结和害怕欺骗背叛的心理阴影之中。

《聊天记录》中的很多观念都值得讨论,比如弗朗西丝那种不求上进的态度。她从不觉得存钱是件多么必要的事情,她也认同了博比的那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某种角度来说社会制定的那些关系、契约、责任对她都不成立。她没有未来规划,不想找工作,不愿意存钱,不奢望拥有超过世界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也不介意维持没有法律保障、形式认可的亲密关系。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很值得推敲。

人间就如此的不值得么?活着就是受累的吗?回答是的人,或许就像弗朗西丝一样,有着自虐、抑郁、轻生的倾向了。

弗朗西丝的生活环境并不算温暖,她的心态也不够积极,意识形体也是模糊的。不明确的价值观念导致了一种混乱的人生——工作,友情,爱情,亲情,还有自己的身体,乱七八糟。

《聊天记录》的故事结局非常开放,只是说弗朗西丝又和尼克在一起了。全书都是以弗朗西丝的视角展开描述的,于是也不懂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这一切又显得扑簌迷离起来。

小说很精彩,但是也有可能读不懂。我便读不懂,小说是在讽刺影射婚外恋这种社会现象呢,还是讨论某种可能的新型社会意识形态,又或者探究别的什么。看完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弗朗西丝的灵魂和肉体已经剥离了。书以一个看客的方式写了自己的过程,冷静而又理智。

出轨无外乎这两类:肉体出轨,精神出轨。尼克很被动,被弗朗西丝选择着。而弗朗西丝并不能两者都做到。她的边界是很模糊的。

虽然她犯了错,但并不想批判这个人。就很奇怪的感觉。

可是,爱不是感性的产物,而是理智的。活着,就必须要有原则,有规矩,有方向。评判对错,或许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枝枝节节,结果错了那就是错了。

《聊天记录》的生活背景设定非常的开放,部分故事情节是游离于法律边缘的,虽然这些在欧洲部分国家并不算犯法。但是保守民族看了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那种颓靡的私生活状态的描述,让人震惊。

生活细节的描写很有张力,仿佛就像在描述事实。但要接受这样的生活事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愿相信社会有着这样一种颓靡的一面。它就是一朵糜烂的花,妖艳而罪恶,如魔鬼一样,顽强地长在腐朽的思想里,诱惑着一个个失意落魄、心智不健的行人。

关于如何抵制这朵花,有很多很多很多道理写在了各种书籍、事例上。

但是活着本身就是活着,不需要这些拧巴的辩论。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