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恶作剧的界线
喜欢玩、喜欢嬉闹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必须让孩子们分清楚何时可以玩耍嬉闹,何时不可以,以免孩子单纯为了好玩,恶作剧对同学或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或其他的憾事,到时出现无法挽回的憾事,而不知所措,后悔莫及。
有些孩子循规蹈矩,安守本分,不会去捉弄其他的孩子;但是有些孩子喜欢与其他人互动、游戏,寻求友谊,但是却是以恶作剧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自己想要从中得到乐趣,二方面觉得这样的恶作剧无伤大雅,甚至还会让其他的伙伴也觉得好玩,充满乐趣,于是就出于本意的以自己的方式来对其他的孩子进行恶作剧,例如:在教室里当同学要坐下时,从后面将同学的椅子拉开,让其在无预警的情况下摔得四脚朝天,捉弄别人的人下意识的开心大笑,其他的同学也跟着哄堂大笑,殊不知被捉弄而 *** 跌坐地下的同学心里满是气愤与委屈。对别人恶作剧的人,只知从中得到乐趣,并不知道被恶作剧的人心中的感受,因此单方面的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来行事,并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想到恶作剧所产生的后果及让对方受到伤害不可弥补的憾事发生。
喜欢恶作剧的孩子是具有创造力,且对生活周遭充满好奇心,只是孩子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有时无法分辨对与错,也没有对于伤害别人必须负责及接受相关法律责任的认知,因此必须让孩子们懂得事情的严重性,也要让孩子学习同理别人的感受,以下提出几个可以帮助孩子可以了解恶作剧界线的方法。
首先,在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原则下,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喜欢恶作剧的背后原因,分析原因后再对症下药,给予迷思概念澄清,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判断。
若是孩子纯粹是因为好玩而想要对其他人恶作剧,则可以让孩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及因为恶作剧可能造成的他人伤害,给予充分的讯息,帮助孩子同理他人的感受。父母师长可以新闻上其他类似案例进行说明,告诉学生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及后续当事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解此让孩子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不可以轻易的为了好玩就对他人做出恶作剧,并让孩子们发想事件发生的后续可能发展,并引导孩子们进入同理感受的讨论,借此让孩子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及他人的内心感受,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同讨论恶作剧的界线,了解到一时的好玩,可能造成同学终生的遗憾与自身愧疚,以叙说道理及同侪讨论代替直接口头限制与高压管教,可以让孩子更愿意听从师长的指导。
倘若孩子恶作剧是因为想引起老师或同学的注意,是出于有意识的且故意的,则可以先采用削弱动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恶作剧的方式虽然可以短暂的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但却可能因此而造成被恶作剧同学身体的伤害及心理的不舒服,甚至会引起班上其他同学的反感,而适得其反。若孩子是想借此引起师长父母的关爱,则可以让孩子透过其他方式来获得爱与安全感,让孩子有事做,让孩子在学习或是生活的其他方面可以挥洒创意,可以获得成就,以获得他人的掌声肯定,以此方式引导孩子不要随意对他人恶作剧。
每一位孩子都有无限美好的特质,喜欢尝鲜,喜欢探索,喜欢获得同侪的认同与肯定,但是必须让孩子清楚明白恶作剧的界限,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让憾事发生。喜欢玩耍嬉闹是孩子的天性,遇到爱恶作剧的孩子时,师长父母只要能够耐心的陪伴,了解其内心想法,充分引导,透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孩子清楚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并设法让其能同理感受被恶作剧的人的心理感受,就能让孩子在要进行恶作剧时,多一分地思考再行动,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孩子懂得思考与判断,未来一定可以善用创意,且能同理他人,让自己赢得同侪的友谊;未来更能成为会思考,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各领域人才、生活上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