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当前高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存在着机制化不强、常态化不足、创新化不够等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要拓展交流合作,建立高校与政府安全部门网络安全治理联动机制;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常态化保障机制;要创新内容方法,切实提高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有效性;还要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网络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人成才。作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艰巨任务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活跃群体,他们既是网络的受益者,同时在面对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网络良莠信息混杂、辨别信息真伪的难度增大、不负责任议论误导日益增加、网络借贷恶性事件频发,在此新的形势和条件之下,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亟需关注和解决的突出现实问题。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当前,网络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带来的信息革命本质上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件科技问题,而是一种有关“人”的问题。所以,学界对网络的研究除了网络技术本身的有关问题,更重要的是人以及人类社会问题的网络化。网络素养实际上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网络虚拟社会中自然人应该具备的伦理、知识、法律、安全等素质。

安全作为网络世界的重要一环,网络安全素养是网络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的安全素养是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安全态度的整合与升华。大学生安全素养是大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知识,以及大学生辨别、分析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日益频繁,网络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娱乐以及语言等方式,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作为网络使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义务。然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现状与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和花样百出的网络安全事故相去甚远。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成瘾,部分大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欲望,呈现上网冲动失控现象;

二是利用网络技术犯罪,部分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少网络道德,不经甄别就随意转发虚假信息,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有甚者,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网络技术,入侵他人电脑,窃取他人信息或者商业机密,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三是网络交友被骗,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人与人交往方式的转变。有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抓住年轻人容易轻信网络交友平台的心理弱点,利用社交软件进行财务诈骗或者情感苦难,甚至给大学生“洗脑”,将其骗入传销组织;

四是个人隐私被盗。许多在校学生缺少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在日常上网过程中,轻易在一些社交平台、交易平台中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尤其是身份证信息可轻易盗刷银行卡、支付宝中的资金或者冒名从事其他不法活动。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急需提升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的提升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合当前网络安全及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从社会、高校、学生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立体化模式。

(一) 拓展交流合作,建立高校与政府安全部门网络安全治理联动机制。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既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同时亦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大学生群体网络安全的监测与治理,不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社会、政府的事情,所以在高校网络安全治理活动中,政府和高校两个主体间的朴素协调和配合是维护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稳定,有效治理网络环境的关键因素。

通过加强高校与政府安全部门网络安全的合作,打破高校和政府网络安全监测与治理的界限。以“社会***有、权利***享、和平***处、价值***创”为理性法则,以实现网络安全治理的跨界合作。完善政府和高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政府、高校间***享网络安全有关资源,高校邀请政府有关安全部门向大学生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案例,高校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鼓励高校和政府有关部门***同建立网络安全治理智库、研究基地等建设,发挥在高校网络安全治理中咨政建言、安全防范等作用。深化高校与网信、公安等部门网络安全的监管与联动,加强联合研判机制,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形成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合力。

(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常态化保障机制。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精练的问题,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培养方面的投入、周密组织,科学规划。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整合校内有关资源,设立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中心,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和协调全校网络安全教育资源,对全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进行统一谋划,制定网络安全素养教育责任制、课程制考评考核办法。高校也要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组建一批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学团队,通过设立网络安全教育专项研究相关研究课题,产出一批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 创新内容方法,切实提高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素养教育要避免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及时更新、丰富教育内容。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素养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实例、贴近实践的原则,对网络中出现的或因互联网而产生的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安全事件、意识形态、暴力犯罪等,经过精选后结合教育的艺术和方法呈现给学生,做到课堂教学有血有肉。要拓展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资源与途径,通过引入和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资源***享课等,利用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课程资源,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网络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与氛围。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出台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考核评定办法,实施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宣传教育,通过讲座、体验式宣传、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好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日、宣传月,以图片、影像等形式举办“大学生网络安全文化节”“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优秀作品展”,利用学校校报、广播、两微一端等宣传载体宣传网络安全素养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辩论赛,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常识、法律知识,以生活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和安全问题的防范与处理能力。与网信、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建立校外网络安全教育基地,让网络安全素养教育既能引进来,又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