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青铜器?
「 ”毛公鼎”,台北故宫藏品中的重器,上有铭文五百字,记录了某代周王继位时请毛公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并予以赏赐。这个铭文里提到的「 ”王”,网上说是周宣王,我查了一下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说是周孝王。周孝王在位是西周中期,周宣王是***和执政之后的西周国君,已经到了西周的末期。 唐兰觉得毛公鼎的作器者为师毛父,是毛国的国君。我查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说毛国是西周初年的封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庶子毛叔郑,封地在现在陕西扶风。毛国国君是姬姓毛氏,和周王室同姓,来自同一血缘关系集团,毛国是周之小宗。毛公鼎的作器者作为小宗国君,可称之为「 ”毛伯”,因为具有了三公的地位,夹辅周王室 ,所以称之为「 ”毛公”。毛国作为周之血亲,一直都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的地位。《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克殷》说武王伐纣的时候,他的庶弟毛叔郑「 ”奉明水”。明水,即用鉴承露,表示向月取水。 西周建立之后,毛国一直是辅佐重臣。《尚书*顾命》记载周成王临终前,很郑重地沐浴换上礼服,「 ”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当时太保奭、毕公、毛公同为三公。成王临终向毛公等人吩咐:守文武之业,约束嗣王,安抚诸侯和臣民。 首都博物馆有周昭王时「 ”班簋”。铭文也提到作器者「 ”班”曾追随「 ”毛公”东征。铭文上的「 ”毛公”继承的是虢城公的职务而取得三公地位辅佐周王室。东征获胜,在宗周进行了赏赐,得到赏赐的「 ”班”铸器以记录这件事。 毛公鼎的出土地点在陕西宝鸡岐山周原,这里既是毛国所在地,也是先周时的发源地。先周时周人首领古公亶父率族从豳地(陕西彬县、旬邑县)迁到岐山周原,开始建城立都。《诗经*大雅*绵》记载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中记录了古公亶父时期经过占卜在周原建城的景象,有宫殿,有祭坛,有田宅,一片繁荣景象。西周建立之后,岐山的旧京仍然保持了宗庙辟雍,是周人的精神存放地。不只毛国在周原旧地,周初辅成王的周公姬旦的封国周国也在岐山之阳的扶风。后来东周时平王为了表彰秦襄公护送东迁之功,把岐山以西封给了秦国。 毛公鼎出土于周原故地陕西宝鸡,宝鸡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不只数量非常多,而且重器颇多。除了毛公鼎,何尊、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大盂鼎等等一件件用铭文记载三千年前历史的青铜器都出土于宝鸡。毛公鼎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辗转流徏于民间,后来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是南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毛公鼎的珍贵之处正在于大篇幅铭文是难得的当时文字资料。正因为五百字铭文是现存最长篇幅的金文,所以被称为青铜器铭文之最,是研究西周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上铭文不只是珍贵的史料,也是文字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西周时期的文字从现在看来体现方式以铭刻的金文为主,周代金文沿袭了商代金文的风格。西周早期的金文还较多出现团团块块,中期以后则笔划渐渐平直,字体渐趋方正整齐。 毛公鼎是一只圆鼎,不像后母戊鼎华丽巨大,也像王子午鼎那么华丽,虽然它只是一只关算太大,也不算太重的「 ”锅”,但是背负了三千年前历史的毛公鼎仍不失为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