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基 文明之源

成凯

(贵州省水利厅水利旅游管理中心)

在大自然中,城镇作为人类主要聚居地,同时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生、传承和发展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城镇,基本上皆依江河而布局,江河成了发生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于是“母亲河”这一伟大的称谓便承载了人类对江河的爱戴和感恩之情。

今天人类对水的认识多重于水科学,形形色色的水工程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水工程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水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水科学的重要性、普及性备受全人类的关注。本文重点探讨和回顾中华民族在将自己视为自然界中渺小的一员,如何与自然同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发生和对水文化、水哲学的认识。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伴随着短短的近百年来的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伴随着西方唯利是图的资本经济及其以建设适应西方工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导致的人的异化与发展而来的。

这不是工业革命的本身,也不是什么主义所固有的,而是与思想发生的源头和一个民族用什么滋养人性的灵魂有着密切关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向来视自己为自然界渺小的一员,与自然同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并深悟自然之道,以自然的法则作为人类的法则,将自然的规律作为人类***同遵守的“法律”,这是中华民族思想发生的源头,这是中华文明之根。而西方将自然作为对立的客体,作为消费品,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于提高对消费品的消耗能力,用以满足人需求。用战争掠夺来的财富不断美化自己的家园,并通过发展生产力,以不断提高消耗世界其他地区资源的能力。

资本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驾驭者的灵魂。受尽了凌辱之后,我们提出“跑步前进”,刚刚起步就几乎消耗掉几千年来所留下的生态环境。

人类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不是发展生产力,也不是什么主义,应该是人类的永生、幸福和快乐,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已为全人类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重拾这一伟大的智慧,继续造福全人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智慧和思维的源泉。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只有以大自然的规律作为人的思维方式,并按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行事,我们才能与宇宙相永恒,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这就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天人合一”不是一种形态,也不是追求的结果,更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融入自然、依附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宇宙浑然一体。

“人定胜天”本来只是一种精神,一种勇气。人们却将它作为一种方法,结果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世间万物各行其道,各成其事,构成一派和谐***生、此消彼长的和谐景象,不需要谁来监督和激励它的运行。

日月星辰,按宇宙的规律恒定地自我运转,它给人以“自强不息”的智慧,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之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博大、厚重,她生养万物,不离不弃,这种“厚德载物”的胸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天下”的责任感。如同佛家禅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的古人称之为天道。替天行道,为天下人谋福祉,这是我们古人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何等之伟大。

有了精神,有了态度,我们还需要有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引领和指导人类社会和谐地前行。

我们古人将自然界的构成分为五大属性,即传统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其实古人是想借自然界中的五大属性来作为人类的五大智慧,并以这五大智慧作为人与人、人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智慧。只有遵循这五大智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金”代表刚强的智慧,“木”蕴含生长的智慧,“土”是承载万物、生养万物的智慧,“火”代表激情、转化和升华的智慧,“水”的智慧更为博大精深,并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

纵观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的发展、发达程度,基本上与离江河湖海的程度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沿海国家比内陆国家发达,沿海、沿江、沿河城市比山地城市发达。

我国许多发达城市基本上沿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以大江大河串起来的城市群。

由此看来,水主宰着人类不同地域的发展走向、发展方式和发展程度。根源在于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执政理念。2011年,中央1号文件旗帜鲜明地提出,水是治国安邦之大事,并号召全国人民大搞水利建设,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十二五”将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治水的高潮时期。以水定幸福,以水定安全,以水定生产,以水定发展,水贯穿了整个社会文明、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当然,这些主要都是从物质的角度来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安全。人民幸福的落脚点在“和谐”,谋求和谐的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和谐的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文明为目标。就人类社会自身而言,前无古人,那么,谁是我们实现和谐文明的道德标杆和智慧典范。

自然界中,最能活化环境的两大要素“风”和“水”,其中水至上至深至圣,只有水才能使环境生命化、活力化。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以寻找水为主要标志。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对水的物质需求及防治水患灾害的需要,研究水科学成为无数自然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是论述水的哲学、水的智慧。

在中华文明中,据说最早有记载的,应该是“河图”和“洛书”,许多人称之为玄学的典籍,本人认为其实它应该是古人在试图征服黄河和洛水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也许是创作者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为使这一财富永传后世,就其来历附加上了神秘的传说。由“河图”和“洛书”演进而成的学术体系——《易经》及诸子百家的经典,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东方哲学的成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乃世界的精神食粮,有朝一日将会滋养全人类。“河图”主要重点解决宇宙事和物之间固有的关系,“洛书”重点以水的智慧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水的哲学、水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文明的精髓。

从“洛书”的数理模型可以看出古人的极高智慧,描绘了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间的关系。

传统数理中,1最小,9最大,10代表完美、和谐及最佳状态。从“洛书”的数理模型可以看出,对角线3个数相加均为“15”,都有“5”的影子。如果弃掉中间的“5”时,即在无“5”的状态下,对角线相加刚好是“10”。也就是说,在无“5”的状态下,才是最完美、最和谐的,才会达到最佳状态。在1~9中的顺序排列中,1最小,9最大,5居中。九宫格中在以“5”为中心的状态下事物难以完美(都有“5”的影子)。在这里“五”即“吾”,“吾”即“我”,也就是说,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有在 “无我”的状态下,才能达到最完美、最和谐和最佳的状态。

所谓“无我”,不是自己不存在,而是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于人和事,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克服凡事以我为中心的处事方法……

在自然界中,只有水才能做到“无我”的这种境界,因为“无我”而“我”无处不在。“水”无形、无色、无味。因为它“无形”,所以它才能越过千重高山,穿行万里深渊,矢志不移,终归大海;因为它“无色”,所以它才能成就五彩缤纷的色彩;因为它“无味”,它才能成就各种味道。水能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即刻变化,古人称之为“变易”。

以“水”的“无我”为核心理念的“洛书”数理模型所演变而成的中华民族的最高哲学经典——《易经》成为群经之首、万经之王,几近统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

以“水”的“无我”智慧为核心理念的“洛书”数理模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智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任何个人作为和谐社会的个体,需要用水的智慧和品德滋养我们的灵魂,以个体滴水的文明汇成江河,成就海的伟大。

人类社会如同大自然一样,复杂多变,险境重重,我们还需要用水的更多智慧推动社会实践,促进人类更加和美、更加幸福。

无形的智慧:水因为没有自身固有的形状,所以,它才得以适应各种有形的环境,因为无形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就人的性格而言,可以理解为“随和”,先有“随”而后能“和”。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时候都以我为中心,将自己固有的个人观点强加于人,坚持自我利益至上,人生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寸步难行,我们应以水为榜样,实现海纳百川之志。

处低的智慧:水往低处流是其永恒的法则。正因为水能处低,永远将自己置于最低的位置,所以万涧并发,百川归海。海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这就是处低的智慧。

利它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已是耳熟能详的千古哲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中央1号文件的开篇之言。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关键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地球生命系统不可或缺的最关键的因素。不管水的地位多高、作用多大,它成就你所要成就的,它支配着多少利益的存在,可它从未占有它所创造的任何利益,它从未占有它所创造的任何价值和福祉。

自强不息的智慧:流水从未停止过成为海的脚步,为了奔向大海,历经各种复杂环境,克服无数困难,沿途成就无数精彩的生命,创造无数的奇迹,这一切源于自强不息的精神。人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靠的是法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范,并在严重的功利思想下,勉强地做出一点成绩,甚至迫于生计而无奈地工作。纵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有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

以软柔克刚的智慧:“滴水穿石”成为千古励志名言,细微之处展现了水的刚强。我们不能忘记雄伟壮丽、风姿绰绰、气象万千的地形地貌和千奇百怪的地下溶洞,除了地质构造本身,若

没有形形色色的冰川和流水是无法形成的,特别是喀斯特地形,这些都是以柔克刚的智慧所创造出的伟大奇迹。文化看似柔弱无形,但它可以紧紧地凝聚一个民族并使之强大,作为一种软实力,是成为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古往今来,不少的千军万马还不如一介说客,“以柔克刚”的例子在《孙子兵法》中比比皆是。

成人之美的智慧:在大自然中,水的种种作用,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成人之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已经高度概括。至于人类社会所称的洪涝灾害,其实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只是我们违背水科学或者说对这一自然规律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的原因。

包容的智慧:水的“无我”境界其实最能体现其包容性,它能调整自己以适应各种客观环境,还要无条件地接纳来自外界的种种因素。

流水的自我循环,不断地洁净大自然的环境,带走城市垃圾。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清洁体系。许多被人类或自然所抛弃的脏东西,它都可以接受,并默默“带走”,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这是圣贤才具备的高贵的品德。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客观存在的,我们都不应回避,都应予以认可和接受,可以用水的智慧对其予以改变或改造。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智慧:由于水具有“无形”、“无我”的品格,使它在自然中无时无刻都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随时随地审慎外部的客观环境,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与外部环境***生***荣。

水的智慧无穷无尽,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发掘。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更应该懂得并尊重、遵从自然的规律。水既然作为生命之源,其智慧的基因应该成为人类智慧的基石;水的智慧,水的品德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君子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