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域文明城市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弘扬新风正气、维护公序良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第三条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各方参与、奖惩并举、系统推进的原则,形成***建***治***享的长效机制。第四条 市、辖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明确工作总体目标和职责,建立保障机制,加强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五条 市、辖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市、辖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拟订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规划和计划;
(二)指导、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开展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三)检查、评估、通报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实施情况;
(四)宣传、推广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先进典型;
(五)办理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建议、投诉;
(六)其他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六条 市、辖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具有管理公***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和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人物以及交通、旅游、金融、医疗、通信等窗口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在践行文明行为中发挥表率作用。第二章 文明行为倡导第八条 公民应当自觉践行以下文明行为: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三)维护市容,爱护公物;
(四)保持秩序,遵守礼仪;
(五)爱岗敬业,勤勉尽职;
(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七)诚实守信,友善互助;
(八)文明上网,理性表达;
(九)崇尚科学,移风易俗。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并向社会公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指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公***场所、环境卫生、交通、旅游、餐饮等基本文明行为规范。
鼓励在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管理规约、社团章程中约定文明行为准则内容,由成员***同遵守。第九条 鼓励见义勇为行为。
市、辖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予以表彰奖励,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见义勇为发生现场,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的人员应当履行职责、义务,对实施见义勇为的人员进行救助和保护。
鼓励公民对实施见义勇为的人员给予积极援助和保护。第十条 鼓励开展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等慈善公益活动。
单位和个人财产捐赠用于慈善公益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第十一条 鼓励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提倡捐献遗体和器官。
献血者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及配偶的父母和捐献者等按照规定享受优待、礼遇。第十二条 鼓励开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扶持、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完善志愿服务记录、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市、辖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对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予以表彰奖励。第十三条 鼓励专业社工、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社会专业力量开展维护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活动。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为社会专业力量开展前款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时间和其他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