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事例

容忍事例:(谦虚=容忍)

1.谦逊的贝罗尼

19世纪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度假期间,他仍然每天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地做画,旁边来了三个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听了她们的意见,对画一一做了修改,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个妇女,正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过了一会儿,那三个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是否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在下就是贝罗尼。”

启示

才识、学问越高的人,往往反而越谦虚。他们希望自己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2.谦逊赢得尊重(谦逊的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声誉显赫的物理学家,深受人们的敬仰。在纽约河滨教堂所设的世界最伟大的学者的塑像中,爱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但他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品质。他对别人把他当成偶像感到无法理解,对报刊上的宣传和赞扬十分厌烦,非凡是那些记者、画师、雕塑师来找他拍照、画像、塑像,更使他难以忍受,他说他简直成了这些行业的模特儿了。

爱因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基础上开辟的,因此他总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他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人在***同奋斗,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贡献,因此他对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下属和学生,爱因斯坦也没有任何傲慢的表现,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他的和蔼可亲和平等待人而感动。他还总结了这样一个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个真理的忠实而勤勉的追求者。

3.吕岱哭徐厚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

4.写我一生的错误

受世人崇敬的周恩来,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身为总理虽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每到一处都要深入群众了解情况。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与电影演员们会面,在亲切交谈中,有同志热情向他建议:“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可他回签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5.梅兰芳拜师

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外名演员而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老师”。

6.哲学家苏格拉底

古希腊的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着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着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7.包容大度才能成就伟业

三国时期,袁绍进攻曹操时,令陈琳写了三篇檄文。陈琳才思敏捷,斐然成章,在檄文中,不但把曹操本人臭骂一顿,而且骂到曹操的父亲、祖父的头上。曹操当时很恼怒,气得全身冒火。不久,袁绍失败,陈琳也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一般人会认为,曹操这下不杀陈琳就难解心头之恨了,然而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抛弃前嫌,委以重任,这使陈琳很感动,后来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

做大事者必要有容人之量,这样才会有人与你***享,为你效劳,你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贞观之治”的辉煌,与他的包容大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直接关系。著名的大臣魏征,原来是李世民的兄长太子建的臣属,在王室争权斗争中,曾鼓动太子建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忠心耿耿地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位哲人说的好: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天空因为容纳了闪电和惊雷,才有风和日丽,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的残酷,才有郁郁葱葱,大海包容了千万涓涓细流,才有一望无际。这是对包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包容是成就事业的必须前提。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恢宏的气度,从古至今皆然。

在竞选总统前夕,林肯在参议院学说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林肯先生,在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林肯接着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是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好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做鞋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并且需要修理或改善时,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此时,所有的嘲笑变成了真诚的掌声。

包容大度使林肯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敬佩,为他以后当上总统开启了成功之门。反之,鼠肚鸡肠,竞小争微,只言片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曹操和周瑜是三国时代才华横溢的人物,然而两人的度量大相径庭。曹操虽然奸诈凶狠,却有政治家的胸怀,门下广纳贤士;而周瑜嫉贤妒能,谁都容纳不下,最后被活活气死。

周瑜是个将才,可是他没有大将应有的度量。周瑜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嫉妒心极重,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他对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欲害之,均不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马、费钱粮,却叫诸葛亮图了个现成,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最后,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可见周瑜度量之小。

一个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首先要具备豁达、开放、包容的胸襟,而后才能事业有成。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常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气,就恶言刀枪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风得意,就嫉妒诬陷。这样的人生只能昏暗无光,路会越走越窄。

事实证明,事业越成功的人,也就越有包容之心。包容犹如春天,可使万物生长,成就一片阳春景象。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计过失是包容,不计前嫌是包容,得失不久踞于心,亦是包容。包容可助你赢得下属的忠诚,保持其积极进取的心;可使你不受一时得失的影响,保持对事情正确的判断。所以,如果你想有所作为,获得成功,那就要学会包容,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不同见解和错误的肚量。

古人云: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中可撑船。一个人的气量有多大,他的事业就能做多大。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心里能容多少事,他就能获取到多少财富。

8.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方能成就大事

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 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要培养刀捅心头而不惊的气度,就要忍得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争锋之伤....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能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在太史公”?

忍耐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才能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有人认为和颜悦色、忍让无争、宽恕容忍与从不恶言厉色,是十足的懦夫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所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认错,往往是怕负责任,才是真正的懦夫。

“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胸怀坦荡磊落,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那就无事不能成、无功不可就了。古代所谓的豪杰人物,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功夫,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必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天生的窝囊废,相反的,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

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大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能在各种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拚博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不如此。

9.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方能成就大事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意思是说,一只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来必能飞得很高,一棵开得很早的花木,等到凋谢时必然凋谢得很快。人只要能明白这种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遇的忧虑,也可以消除急于求取功名利禄的念头。

楚庄王即位三年,整天狩猎或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进谏者,杀毋赦”的大牌子。

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庄王正手端酒杯,口嚼鹿肉,醉醺醺地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饮酒,还是观赏歌舞?”伍举话里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面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请您猜猜,不鸣也不翔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楚庄王从此振作起来,整顿内政,起用人才清除异己。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在邱城大战中,楚军击败拥有六百辆兵车的晋军,一战即使晋军几乎全部覆灭。三年未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此后,楚庄王又陆续迫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在位23年,使楚国强盛一时。

其实,楚庄王决不是一个沉溺于玩乐之徒。不过是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楚庄王以三年时间,使国力得到休养生息,也对楚国的大臣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使其他诸侯国放松对楚国的戒备。

韬光养晦是一种大智慧。

三国时期的刘备也曾以种菜为掩护,在曹操帐下韬光养晦,演绎了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经典名剧。而清朝的曾国藩集功名富贵于一身,他的韬光养晦也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做人做事不锋芒毕露,不骄不躁,韬光养晦。这样才能在权利的夹缝中得以生存,继而发展壮大,成就事业。

孟子劝人应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所以事事都应容忍等待时机,绝对不可灰心丧志,因为一个能“独善其身”的人,就无法“兼济天下”。见微知著,守正待时,隐忍不发,以待时机,是成大事、立大业人的必由之路。

南北朝时,北方的东魏政权被权臣高欢控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高欢执政十六年,其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高洋尚未称帝时,政权在其兄高澄手里。高洋的妻子十分美艳,高澄暗加艳羡,而且心里很是不平。高洋为了不被高澄猜忌,做出一副朴诚木讷的样子,时常拖着两条大鼻涕嘿嘿傻笑。高澄因此将他视为痴物,对亲属说:“这样的人也得富贵,相书上怎么解释?”从此不再猜忌高洋。高澄时常调戏高洋的妻子,高洋也假作不知。后来高澄被手下刺杀,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袭封齐王。

以前朝中大臣素来轻视高洋,这时高洋大会文武,谈笑风生,英采飚发,与昔日判若两人,顿时令四座皆惊,从此再不敢藐视。高洋篡位后,初政清明,简静宽和,任人以才,驭下以法,内外肃然。

当时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听到高洋篡位,借义兴师的名义,进攻北齐。高洋亲自督兵出战,宇文泰见北齐军容严盛,不禁叹息道:“高欢有这样的儿子,虽死无憾了!”于是引军西还。

高洋在平日里自贬自谦,在寂寞中隐身,与兄长隐忍相处。同时居安思危,注意时局变化。在最后抓住高澄被杀的机会,成就自己的帝业。

一般说来,事情做得不好的人拿日薪,一天十来元,就很满意了;做得好的拿年薪,一年几十万,也不算顶尖人物;不好不坏拿月薪,比前者稳定,比后者微薄,拿月薪的人标准再高也不可能暴富。

结账的时间和生意大小很有关系,摆地摊的人每天结账,盈亏一目了然。但若是上百亿的大项目,收回投资可能要等好多年。因此,如果暂时没有收获,并不意味着此路不通。

做大事的人最要紧的是耐住寂寞,假如三年不开张,没有关系,只要还有饭吃,只要你相信自己拿的是年薪,十年磨一剑,准备越充分,结果越辉煌。

任何时候信念都是最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当周围的人已不断收获,而你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甚至根本没有开花时,只要断定种子是优良的,营养也充足,那开花结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你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

可见,忍受寂寞,等待时机,就可以一飞冲天。

10.容忍负重成大事

“屈辱地站着”——无论多艰难,多困苦,多屈辱,都要站着。钻裤裆是奇耻大辱,但韩信是不得不钻的,如果不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他被那屠夫杀掉,从此没有了韩信;二是他把屠夫杀掉,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从此也没有了韩信,因为他杀人了,杀人者偿命,他会被法律杀掉。任何一个结果,历史上就不会有韩信这个人。韩信之所以能作为成大业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传,就因为他在忍辱负重时眼睛是看着未来的,心中有着远大的目标。?

“坚强地活着”——活着就要坚强,就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屈辱和苦难。不要忘记人终将一死,也不要把活着看得太美好。意识到生命无常,虽然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但也并非没有益处,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对于死亡的恐惧。活着也许会不开心,但绝不会死心;也许会失望,但不会绝望;也许会有所放弃,但绝不会自暴自弃。?

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能在各种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拼搏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非如此。?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并和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同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污辱司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触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别人难及的事业功名。”?

勾践、司马懿两人之襟怀真可谓宽广之致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与对方针锋相对,乃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得理不饶人。至于因一句过头的玩笑而反目成仇,因陌路相撞而大打出手,因邻里纠纷而刀枪相见,更是数不胜数。指望这种人成就大事,无异于天方夜潭。?

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要培养刀捅心头而不惊的气度,就要忍得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争锋之伤……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太史公”??

忍耐是动力。谚语云:“万事皆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要成就一件事情,须观察时机,等待因缘,急不得的。受苦忍耐是一种承担、一种处理、一种等候,也是对因缘法的认识。许多事业有成者都在忍耐多次失败后,愈挫愈勇,最后取得成功。因此幻想一夕有成,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忍耐、涵养,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

宋人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有人认为和颜悦色、忍让无争、宽恕容忍与从不恶言厉色,就是十足的懦夫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有人更以为凡事忍耐、含垢受辱、承认过错及接受责罚便是懦夫,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认错,往往是怕负责任,才是真正的懦夫。?

“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胸怀坦荡磊落,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那就无事不能成、无功不可就了。 古代所谓的豪杰人物,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耐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工夫。心字头上一把刀谓之忍,你若挨得过这把刀,寸寸心血会教你成功。“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必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天生的窝囊废,相反的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随唐嘉话》中的一个故事。唐代宰相娄师德有个弟弟在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后,他问弟弟:“怎样居高位而不遭人妒,从而保全自己,达到孝道父母的目的呢?”弟弟说:“从今以后,就是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敢有怨言,我就把口水默默地擦掉算了。”娄师德听了后语重心长地说:“人家朝你吐口水,就是对你发怒,如果你把口水擦了,就表示你厌恶人家,对抗人家,顶撞人家,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不如不擦掉他,让口水自己干掉,并用笑脸来承受这一切吧。”?

我想,高度文明的当今社会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素质和修养在不断地提高,大家都知道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但要作到唾液溅脸而不擦,我看有如此境界和修养的人恐怕不多,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度量。但只要我们记住一个道理: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各种逆境中学会忍耐,忍则有益,斗则必损。诚然,我们强调的忍辱负重,并不是绝对的,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奉行逆来顺受,那就会失去原则,甚至丧失人格乃至国格。

最后还是用我的同学杜国兵的一段话结束本文吧,他说:“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成功的绝对要素。没有强大的精神状态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