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炭疽疫情,会影响我们吃肉吗?

据新华社报道,8月7日,内蒙古通辽市某村疑似出现牛炭疽疫情,截至目前,疑似病例已增加到16人。[1]

说起炭疽,不少人应该都有所耳闻,因为它曾经是上个世纪最声名狼藉的生化武器之一。

既然炭疽这么厉害,肯定有读者会问:那牛炭疽会传染给人吗?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吗?牛肉还能不能吃了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得先了解一下炭疽病的原因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炭疽杆菌,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正常版杆儿状,体积巨大,长和宽都达到了微米级别,而且非常脆弱。对热敏感,煮沸的情况下,2~5分钟便会死亡,对消毒剂敏感,家用普通消毒剂,就可轻松将其消除,对抗生素,如青霉素G,非常敏感,目前尚未出现耐药菌株。

因为炭疽杆菌的这些特点,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们都非常困惑:这么脆弱,它是如何传播的呢?

1874年,德国学者罗伯特科赫发现,炭疽杆菌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做芽孢。芽孢可以视作炭疽杆菌的“黑化”版。

自然环境,难免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炭疽杆菌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脆弱的“性情”,暂时舍弃繁殖能力,相应的,其生命力大大增加。芽孢对温度、辐射、湿度、药品,都有很高的抵抗力。通常认为,至少需要121℃的高压蒸汽、10分钟以上的加热时间,才能完全将其杀死。[2]

换句话说,自然条件下,炭疽杆菌多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在那些曾经发生过炭疽病的地方,牛羊等反刍动物,可能会接触到被污染的土壤和植物,吸入或摄入炭疽杆菌芽孢,进而患上炭疽病。[3]

牛炭疽病(图片来源:cdc.gov)

芽孢进入牛体内以后,可以分泌三种毒性蛋白,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2]导致牛体温骤升,食欲下降,呼吸增速,心跳加快。患病的牲畜常在鼻孔和肛门等部位流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乃至放牧中暴毙。[4]

人类虽然也会受到炭疽杆菌的影响,但是,在感染途径、临床表现、疾病结局方面,都和牛炭疽不同。

第一,人体对炭疽的敏感度比反刍动物差。据统计,人类要一次性吸入8000个以上炭疽芽孢,才能患上吸入性炭疽,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机会”。[5]所以,人类感染炭疽,以皮肤接触被感染牲畜为主,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病例,极其罕见。[3]

第二,皮肤性炭疽以局部症状为主。首先皮肤出现丘疹,次日出现水疱,3~4天后,中心区域因出血性坏死而下陷,5~7天时,坏死区破溃,形成溃疡,渗出物质凝结,形成碳块似的焦痂。轻到中度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6]

第三,皮肤炭疽病,预后良好。因为人对炭疽杆菌有一定的抵抗力,全身症状较少,炭疽杆菌又对抗生素非常敏感,所以,只要及时治疗,多可康复,死亡的病例非常少见。

其实,我国每年都会有零星的炭疽病患者,不过,一方面,这些患者呈现出高度的地域性和职业性,多发生在牧区,以牧民等频繁与牲畜接触的职业为主;另一方面,因为管理的进步,及时隔离患者、妥善处死病畜、对牧场进行彻底消毒等,总发病数呈下降趋势。[7]

2007~2011年中国皮肤炭疽概况[7]

至于疫苗,炭疽杆菌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同,副作用较多而有效期较短,一般只用于紧急情况。比如这次的牛炭疽疫情中,就紧急为疫区调拨了大量疫苗,为相关牲畜进行接种,使其形成屏障,保护正常人群和牲畜。[1]

总之,炭疽病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只要阻断了传染源,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既没有接触被污染牧场的机会,也没有接触被感染牛羊的机会,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至于大家心心念念的火锅、烤肉,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肉制品,烹饪时煮熟煮透即可,过分担忧毫无必要。

-----------------------------------

参考文献

[1]张志愿. 口腔科学[M]. 2008.

[2]夏波扬. 花椒挥发油口腔粘膜麻醉拔牙100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3, 0(9): 3838.

[3]付立波, 袁瑞, 郑海燕等. 花椒水煮液对正常大鼠痛觉调节作用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7): 218221.

[4]王宇, 巨勇, 王钊. 花椒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近况[J]. 中草药, 2002, 33(7): 666670.

[5]张湘杰, 何永恒. 花椒、延胡索、没药、三七4味中药止痛作用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1): 9698.

[6]佟如新, 王普民. 青花椒活性成分香柑内酯的药理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10): 3031.

[7]陈光静, 阚建全, 李建等. 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1): 8187.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