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叫陪都?

问题一:重庆为什么会被称为陪都 抗日战争时期, *** 曾经将首都从南京迁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南京,重庆由此获得了一个陪都的名称。

问题二: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 *** 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从地理位置说,重庆号称山城,四面环山,日均的机械化部队就失去了他的机动性,重庆当时是除沦陷区外的最繁华的地方

问题三:重庆是什么时候列为陪都的?陪都是什么意思? 陪都: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

的辅助性首都

“陪都”是我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又叫“两京制度”,它始于西周。 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

。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防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比如唐代和明朝的

两京等。

重庆正式确定战时首都是在1937年底淞沪抗战期间,而正式宣布为陪都应该是在1940年。西安在30年代初

曾经被列为陪都的候选。

重庆,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却具有“双都”的身份,即“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 *** (简称“国府”)发布《国民 *** 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

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

日定重庆为“陪都”至 *** 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 抗

战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

逼南京,形势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国府主席林森率领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

《国民 *** 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  1940年9月6日,国府发布《国民 *** 令》,正式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还都以后,重庆将永

久成为中国之陪都”,既明确了重庆担负“战时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还都南京后,重庆作为

陪都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即“永久陪都”。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的安全问题开始引起 *** 高层的关注。1937年10月29日,在淞沪战场处于不

利、南京日益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下,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

话,强调“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如果没有像四川那样地大物博人力众庶的区域作基础,

那我们对抗暴日,只能如一二八时候将中枢退至洛阳为止,而 *** 所在地,仍不能算作安全”。并明确提

出了四川是“真正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国民 *** 迁移到重庆”。11月20日,国民 *** 公开发布《国

民 *** 移驻重庆宣言》,内称“国民 *** 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随

后,国民 *** 的党、政、军机关陆续迁到重庆,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西安曾经被列为陪都的候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及国民 *** 鉴于日本的局部侵华和中国首都南京的危险境地,在其日记

中即表达了迁都西北、在西北建立根据地的考虑。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 *** 迁都洛阳,并在四届二

中全会上决议“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以洛阳为行都”,开始了对西北根据地的经营,并一度形

成开发西北的热潮。

但是,选择西北地区是国民 *** 尚未将西南诸省纳入其统治范围之内时所作的迫不得已的决策。事实上,

由于西北地区经济落后,自然条件较差,文教相对落后,人力资源不足,在地理上靠近华北,一旦华北沦

陷,西安和西北地区容易受到威胁,也不利于作为抗战陪都和后方核心基地。加之西北地区接近社会主义

国家苏联,对于坚持反苏、 *** 的国民 *** 来说,其感受到的威胁并不小于日本。另外,西北地方军阀也

一直未被国民 *** 完全控制。因此,将西安作为未来的战时首都,将西北作为未来抗战的核心后方基地,

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蒋介石对此也并不满意,从1933年8月17日蒋介石的日记......>>

问题四:蒋介石为什么当年把陪都定在重庆,而没有定在成都? 这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重庆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长江三峡,是一个天然屏障,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始终没有攻入重庆。

此外还有交通问题。那时成都与外界没有铁路,成渝铁路规划了好多年也没有动工。成渝之间的公路也十分糟糕。战时有大量物资从南京武汉后撤,只有通过重庆的长江水路,抗战时期长江成了转运沿海物资的交通大动脉。然而物资到了重庆再转往成都则十分困难。

问题五:重庆为什么又叫陪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陪都”是我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又叫“两京制度”,它始于西周。

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防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

综观历代陪都的设置,大体分为四种情况:

1,由于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洛阳。

2,由于该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如清之盛京,元之开平府。

3,都城别为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如隋唐时的东都洛阳。

4,皇帝或 *** 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的地方,如唐朝的南京成都,清朝的承德和民国的重庆等。

重庆,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却具有“双都”的身份,即“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 *** (简称“国府”)发布《国民 *** 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陪都”至 *** 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

抗战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南京,形势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国府主席林森率领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 *** 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

1940年9月6日,国府发布《国民 *** 令》,正式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既明确了重庆担负“战时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还都南京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即“永久陪都”。

“陪都”实为“战时首都”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专家张凤琦,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强调,重庆在中国八年抗战时期的主体功能是“战时首都”,而不是“陪都”。

她解释说:“战时首都”的历史长达八年多;国府“移驻”重庆,实质上就是把首都的功能由南京迁移到重庆 。因此,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也是 *** 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 *** 与 *** )合作的所在地。

对于为何选择重庆作为陪都,她说:“这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重庆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长江三峡,是一个天然屏障,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始终没有攻入重庆。只有靠空袭。后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大轰炸,造成几十万平民死伤。”

今天,如果你来到重庆市中心解放碑附近的较场口,就能看到一幅巨型雕塑,它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日本大轰炸期间,躲避在防空洞的百姓挣扎求生的惨烈景象。至今,老一辈的重庆人一提到重庆大轰炸就义愤填膺。许多受害者还在向日本 *** 要求赔偿。

谈到重庆在抗战期间的地位,张凤琦表示,除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就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由美国史迪威将军担任最高统帅参谋长。史迪威同时担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

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对宋氏三姐妹携手慰劳军队伤员的一张历史照片留有深刻印象。当时,重庆经历日军......>>

问题六:为什么重庆是中华民国永久陪都 临时资本(在相同或类似名称的“行”,“所有的住宿”或“不要”)的首都城市一个国家在首都以外地区到设置了一个单独的,一般没有中央的 *** 机构,通常不是该国的政治中心。至少所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个人的临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的实际或实际资本的临时首都。这个临时资本金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古代政治制度。

行,离开,不是所有的,临时首都的相同或类似的意思,但含义略有不同。像往常一样行的实际资本的城市称为原首都迁徙停留的资本是一个临时性质的。绍兴八年临安行,建康住宿。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留在北京(也被称为呆在这里)。 21年淞沪战争结束后,一旦洛阳行西京(西安),同年,南京临时首都。 11月,26以来的8年的战争中,日本军队入侵京畿道中央和中央 *** 迁移到重庆后,重庆成为永久***和国的临时首都。

问题七:为什么抗日战争蒋介石国民 *** 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在历史上四川盆地从未产生过统一中国的地缘力量,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根据地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大一统的王朝是不会定都重庆或者成都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与外界交通困难,四川盆地无法作为地缘中心辐射整个中国。四川盆地本身的地缘力量又长期游离于中原核心区争斗之外。一是成都富庶(不想出去),二是交通困难(想出去都出不去)。

大一统的王朝一般会定都北方(关中平原的长安或华北平原的北京)。因为古典时期中国核心区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定都北方可以调集整个核心区的资源进行防守。

即使是偏安王朝,一般也不会跑去四川盆地,除非是真的想偏安一隅。历史上偏安王朝一般会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或者杭州。江南生产力发达,物质条件好,可以凭借长江天险防御北方入侵者。在时机成熟时实施北伐(历史上鲜有北伐成功的例子。成功的有两次,一是朱元璋,一是民国)。

------------分割线--------------

历史上华夏民族的主要威胁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渔猎民族,因此中国核心区的国土防御是南北方向的。一般有两条主要防线(可以有更次级的防线,比如恒山防线)。一是阴山-燕山防线。华夏族强大时可以突进到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以及下辽河平原。如果一个华夏政权可以同时占据这三个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拉锯区,则可以认为是强势王朝。历史上只有汉、唐、清能够做到。二是江淮防线(守江必守淮)。在北方民族突破第一条防线后,华夏政权可以南迁至长江以南,以淮河流域密集的水网以及长江天险为依托进行防御。一般来说如果南方政权能够同时保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湖北)和江东平原,并成功在长江北岸建立缓冲区,则江淮防线很难被突破。地理上中国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但秦岭和淮河并未无缝连接,中间的缺口就是襄阳(这就是为何小说中郭大侠要死守襄阳,还搭上全家性命的原因)。蒙古骑兵始终无法突破江淮防线,只好绕道青海、云贵进入四川盆地,这样可以顺江而下攻击南宋政权。成都陷落后,南宋守军在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区)组织最后的抵抗。由于钓鱼城无法扼守长江(钓鱼城在嘉陵江、涪江、渠江合流处),蒙古军队可以绕过钓鱼城顺江侧击江汉平原。南宋也因丢失四川盆地而最终亡国。

一般来说中国这种分级防御的地理构造和无与伦比的大纵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北方民族无法占领全部核心区。历史上只有两次全面失守(元,清)。前者华夏族迅速组织了反击,而后者则接受汉化,成为最后一个古典王朝。

而在近代,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海洋文明的崛起,中国核心区需要在新的方向上承受压力。这就是东方的海岸线。同样由于中国的三级地理构造,在遭遇全面入侵时,华夏族可以构建三条防线逐级抵抗。理想的情况是守住海岸线,保证国土不遭占领。如第一条防线被突破,则可以沿太行山、大别山和南岭那些山地布设第二条防线。若仍无法防守,则需要退入第二阶地形,以黄河(秦晋大峡谷)、大巴山余脉和武陵山区为依托进行最后的防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核心区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均被入侵者占领。中国在古典时期从未在这个方向上遭受到这种程度的入侵。

------------分割线--------------

20世纪30年代,日本已经占据东北(伪满洲国),越过燕山防线(热河战役)进入华北。七七事变后,日本同时从北方(进攻华北)和东方(淞沪会战)进攻中国核心区,首都南京很快陷落。处在第二防御线核心的武汉由于地理原因(日军可以沿平汉铁路南下,同时也可以溯长江而上),防御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土防御上来说,上述两种防御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的交集,也就是四川盆地,则成了国民 *** 和蒋委员长最后的避难所。四川盆地拥有良好工业基础也......>>

问题八: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 *** 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从地理位置说,重庆号称山城,四面环山,日均的机械化部队就失去了他的机动性,重庆当时是除沦陷区外的最繁华的地方

问题九:重庆是什么时候成为陪都的?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 *** (简称“国府”)发布《国民 *** 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陪都”至 *** 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