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复工模式”!汽车行业要怎样追回“丢失的一个月”?
2月24日,一辆大众朗逸缓缓驶下生产线。仅仅4天后,上汽大众就成为国内首家迎来第2200万辆汽车的车企。
这是一个缩影,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回到正常轨道上的象征。
“像期盼初次约会一样期盼复工,像怀念初恋一样怀念早高峰。”这是春节后,一名车企员工在朋友圈的留言。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假期之后,汽车行业也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复工”。人人戴着口罩、排队接受体温检测、随处可见的消毒措施……汽车人的工作方式,也在这个春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于拥有复杂供应链的汽车行业,“复工”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并不简单。由于全国各地的疫情管控,大多数地方实行隔离,这也为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而由于疫情波及,汽车行业制造端的整个供应链受到了影响、此外,物流、销售也都深受影响——从供应商到主机厂、再到经销商,牵一发而动全身。
复工复产的延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给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制造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尽管未有权威机构统计,但有媒体从各车企的报表及所公布数据折算,中国汽车制造业或日损200亿元。
把丢失的一个月“追”回来!当全中国都在努力时,汽车行业也传出了一个个好消息。
2月10日起,吉利集团总部园区陆续复工,生产基地在2月15日-25日期间陆续复工。
2月10日起,北汽集团全面复工生产。公司统筹兼顾防疫情和稳经营的“双线”战役,围绕研发端、生产端、消费端全面布局,聚焦打造“高、新、特”产业结构。
2月17日,广汽集团旗下整车企业在广州的生产线“火力全开”。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正式恢复生产。
2月18日起,长城汽车全国生产基地防疫和恢复生产工作吹响“冲锋号”。保定、徐水、天津、重庆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已恢复生产,平湖、泰州、日照等工厂建设项目也已相继开工。
甚至于,在处于疫情最中心的湖北。东风商用车也于2月20日实现部分复工,成为东风集团湖北省内率先复工的代表。
此外,上汽大众、长安汽车、东南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特斯拉等各大车企都已实现复工复产。截至2月底,汽车行业的复工率已超过了80%。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作,AGV物流小车来回穿梭,与此同时,流水线上工人佩戴着口罩专心忙碌,公***区域工作人员一遍遍做着消毒……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新日常”。
面对“失去的一个月”,面对北京车展的无限期推迟。汽车行业找到了应对措施——面对疫情的影响,多数原定于一季度上市的新车,都选择取消大张旗鼓的线下发布会,改为线上发布。
汽车制造业是一个高度协同的链条产业,处于上游的配套零部件渠道是否畅通,同样影响着全局。在经历了“断供危机”的考验之后,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恢复正常生产——除了武汉和襄阳工厂以外,伟巴斯特已经在2月17日前全面复工;另一零部件巨头博世,其在华的38家工厂,除了一家在武汉的热力技术工厂(非汽车业务)以外也已全面复产;此外,伟世通、法雷奥、均胜电子等零部件供应商,也都基本恢复了生产。
在汽车行业的另一头,同样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全国经销商开业率超过了80%;与此同时,面对病毒疫情,汽车行业也相应增加了新的服务举措,在线营销、直播卖车,已经异军突起,成为疫情时期汽车营销的主要模式。
无论疫情将在何时结束,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真正见证了历史。熬过这一次疫情的车企,未来在市场上将必有一席之地——疫情虽然在短期内会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但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乃至主机厂,可能因此而倒下,但留下的空间,能够让那些活下来的企业活得更好。
从复工,到汽车行业的真正复苏,或许只需要几个月时间的等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