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府禁止民间私藏装备,为何藏甲胄比藏刀具罪名更大呢?
古代对冷兵器的管制绝对比现在还要严格,按照我的理解,中国古代最大一次刀具管制是在秦朝时期,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来,打造了十二个铜人,连做武器的原材料都不让流通了,你还打造什么武器。
在古代战争结束后,一般都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禁止武器流通,历朝历代都对兵器和甲胄有着严格的管控。其中,管控最严格的两件装备,一个是弓弩,另一个就是甲胄了,禁止私藏弓弩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个玩意杀伤力大,是古代重要的输出型武器,那甲胄算怎么回事,甲胄又不能用来杀人。
然而,大家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在古代私藏甲胄比私藏弓弩还要严重,从宋代到清代的法律都秉承“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原则,就是说藏三副盔甲就够判死刑的了。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古代的战场很危险,将士在战场上的死亡率很高,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一定要穿上坚固的铠甲来防御敌人,但是古代的铠甲比兵器制造成本更高,因此,只有少量精锐才能够穿戴盔甲,站在前排打仗。
虽然用刀剑可以攻击敌人,但是如果没有铠甲,很容易被敌军刺伤,所以铠甲远比刀剑要有用。这些重装步兵,其实就相当于现在战争中的坦克,是战场上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铠甲在古代的作用很大,统治者才会严格地监控是否人们私藏甲胄。并且,普通百姓家里会有菜刀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民间还有耕地用的锋利的锄头,铁锹等,如果把这些生活用品也没收的话,百姓便不能正常生活,这对百姓来说实在是太过分了。
但是在和平年代,朝廷不能彻底禁止打铁的,这样无异于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假如老百姓不能铁制农具来耕种,那必然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造反。正因为如此,这样当时的统治者便没有禁止百姓使用武器。
所以如果百姓家里有刀枪的话,可以解释为练习功夫用来强身健体或者自保,但是如果普通百姓家里有一套铠甲,就很难有正常的解释。所以这个时候统治者就会认为他们要造反,不然为什么家里会有甲胄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