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环境保护的税

世界主要国家在实施全球矿产战略时,均十分重视地区选择。地区选择是国家全球矿产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美国、加拿大实施全球矿产战略时地区选择的优先重点是拉丁美洲国家,其次是亚太地区,非洲国家及前苏联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对在澳大利亚、南非这些传统的矿业国家的投资也十分重视。澳大利亚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时地区选择的优先重点是亚太发展中国家,其次是非洲国家、拉美国家和前苏联国家。欧洲不少国家,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重点地区是非洲,原东欧国家,其次是拉美国家,亚太地区。南非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时地区选择的优先重点是非洲国家,其次是亚太、拉美国家等。日本实施全球矿产战略时地区选择的优先重点是亚太地区和拉美国家,其次是非洲国家等。详见世界主要国家的全球矿产战略(分报告三)。

可见,世界主要国家实施全球矿产战略时,均十分重视地缘政治上的考虑:美国、加拿大将拉美当作后院,非洲历史上就是一些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将亚太国家作为重点,拉美国家有不少日侨,南非在走出去时自然地重点选择了非洲,等等。其主要宗旨是,利用全球矿产战略的实施,来实现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目标,综合考虑地缘、资源、安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实施全球矿产战略的地区重点。

一、跨国矿业公司选择投资国度的主要标准

跨国矿业公司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时的地区选择,与国家战略中的地区选择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国家通过政策调控,尽可能地引导跨国矿业公司的地区选择。我国在制定“走出去”战略时,有必要借鉴一下西方跨国矿业公司选区的原则。

矿业投资的特点是周期长、投资大、环境影响强。矿业投资的成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仅涉及到地质、找矿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环保、人文地理、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海外矿业投资时,通常都对各国进行认真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估,以选准国家,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增加投资的成功率。世界著名矿业经济专家,科罗拉多矿业学院James Otto教授(1992)受联合国委托,对39家跨国矿业公司进行了一项全球调查,根据调查,Otto总结了跨国矿业公司的决策准则,见表1。Otto还调查了影响矿业投资的不利因素及不利的程度,主要包括3大方面,即(政府或国家的)股本参与,政府的组织形式及其他因素。结果见表2。

D.R.奥尼尔(1995)指出,对澳大利亚的初级采矿和勘查公司来说,有20个准则是其投资风险研究的核心部分,见表3。

综合国外专家的意见,决定一个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因素可分为四大类,包括:地质和找矿潜力(包括地质信息的可得性);与矿业法有关的问题;矿业财税制度;除矿业法以外的与法律事务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 并不是孤立的。结果见表4。

Otto(1995)总结了矿产投资条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他列出了10项标准,即地质标准、政治标准、销售标准、法规标准,财政标准、金融标准、环境标准、经营标准、利润标准和其他标准。其中每个标准又包括不同的构成要素,详见表5。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按照所关心问题的重要性,跨国矿业公司在选择投资目标国家和目标项目时主要考虑以下7个因素:

1.到有矿或可能有矿的地方去;2.到挣了钱能拿回去的地方去;3.到矿业权有保障的地方去;4.到知道怎么干的地方去;5.到能够挣钱的地方去;6.到服务好的地方去;7.到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去。

这是跨国矿业公司在选择投资国家和地区时的主要决定因素。我国矿山企业在“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时,这也应该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二、我国“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选区原则和背景

1.选区时应该考虑的原则

矿业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矿业投资的成功取决于英明的决策和分析。我国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应重点考虑如下原则:

·优先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海外资源不仅是为了预防和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可能垄断,在世界矿产资源的再分配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内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虽是世界资源大国,但我国在许多重要的矿中上如石油、钾、铬、铜等存在着严重的短缺和不足,因此优先勘探、开发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有利于满足我国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增加投资的成功率。

·优先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开发潜力大的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普遍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但在资源配置和勘查开发潜力上不同国家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确定重点工作矿种后,优先选择目标矿种资源丰富,勘查开发潜力大的国家进行投资有利于我们深入、实效地开展工作,增加投资的成功率。

·优先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金融、人文、地理、气候、环保、基础设施等的综合。对矿业投资而言,它还包括有利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矿床的品质、矿种的珍贵程度、采矿条件和水文工程环境等。优先投资环境好的国家,也就是采取先易后难的方针,有利于项目开展,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优先与我国友好的国家:海外矿业投资是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项目开展后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投资项目不能得到被投资国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将会使合作项目面临各种困境而使投资失败。因此,在与我国关系友好的国家中进行矿业投资,易得到对方的合作和支持,从而相对更易使投资项目获得成功。

此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力量有限。同时,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尚缺乏足够的进行海外风险矿产勘察利用的经验。因此在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的初期阶段以及在重点开发利用我国紧缺矿种的同时,也应重视、考虑选择投资少见效快、运输方便的矿种作为突破口,力求即积极又稳妥,讲究实效。在地区选择上,我们准备了如下的一份检验单来分析判别某一国家(地区)是否应是我国在“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时的优先选择:

2.影响选区的三类因素

参照国际经验,影响选区的主要有三类因素。一是哪些国家有目标矿种的产出。二是这些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怎么样。三是这些国家目前其他大国或跨国矿业公司的控制程度如何。

第一是我国急缺矿产的全球分布。先看一看哪些国家赋存着目前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可参见表6,并可参考分报告之六。

第二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概览。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有102个国家调整了与矿产勘查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并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成功。在这场各国竞相吸引外资投资本国矿业的角逐中,西方跨国矿业公司更青睐的那些国家可参见表7。

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见表7)看,排在前几位的始终是拉美的国家,并且总裁们的回答非常集中,基本集中在智利、阿根廷、秘鲁,巴西、墨西哥这5个国家。对于非洲国家,加纳和南非的排名比较稳定,一直排在前10位。而其它国家则变化较大,但是总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被总裁列在了未来10年将要去投资的名单上,只是具体的国家比较分散。亚洲太平洋国家得分的总体趋势越来越低,比较为总裁推崇的国家主要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除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得票有所提升外,印尼和菲律宾得分逐年下降,印尼从1996年的第5名滑到第6名、第9名,而菲律宾则从第9名到14名到1998年的第20名。到了1999年,只有印尼位于总裁名单中的前10位。排在名单后面的以及总裁们回答无论如何都不会考虑投资的国家主要有扎伊尔、缅甸、阿尔巴尼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等。

第三是根据目前西方大国及跨国矿业公司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控制情况。我们将在分报告四中具体分析跨国矿业公司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程度和目前的经营态势,这里不赘述。但总的看,前述矿业投资环境较好的20个国家,基本上已经为跨国矿业公司所控制。特别是拉美国家,跨国矿业公司的控制程度非常高,其次是亚太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几个国家以及非洲的加纳、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几个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跨国矿业公司的控制程度稍低。

3.对我国“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地区选择的思考借鉴国际经验,按照跨国矿业公司选择投资国家和项目的标准,通过对当前矿产资源全球分布特点及发展中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分析,考虑到当前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我们认为,在地区选择上(按优先顺序):

一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周边和近邻国家优先.从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入手,把我国近邻周边发展成为我们相对可靠的资源基地与***同市场区。

同时,向中亚和俄罗斯发展。在这个方向上,赋存有丰富的潜在资源,西西伯利亚的开发程度不高,东西伯利亚的开发程度更低,整个中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资源潜力已初现端倪,高加索和里海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为新世纪提供战略矿产基地的远景区。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区目前在全球矿产资源格局中几乎仍是一块空白地,西方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出于种种原因尚未能够深入这块欧亚腹地。因此,通过这个资源协作开发圈的建立,可为我们提供相对稳定而长期的石油、铜、钾盐、铬铁矿、锰、镍及其他重要战略资源的安全供应。同时,这个新的丝绸之路为我国的资源外交和资源政治提供了广阔的地缘政治空间,并可通过资源开发合作,对构建周边安全机制发挥一定作用。

二是在非洲一些资源国加快勘查开发的步伐。非洲还有不少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国家: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与我国关系相对友好,③外国矿业公司的控制程度不太强。对这些国家应给予充分重视。在非洲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争取连点成线,形成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三是积极参与拉美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虽然拉美国家的矿产勘查开发已经很“热”,跨国矿业公司从80年代末已在拉美“跑马圈地”,但还有一些空白区,另外,也有不少不符合西方跨国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的矿地产,我们矿业积极参与。

四是适当兼顾在一些发达的资源国的矿业投资,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在国际矿产勘查开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与澳大利亚加强矿业合作,一方面,可借助于其对市场的认识***同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断掉西方国家的所求。同时,澳大利亚的资源与我国还有一定的互补性。

环境保护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的,他的观点已经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接受。欧美各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减少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针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荷兰是征收环境保护税比较早的国家,为环境保护设计的税收主要包括燃料税、噪音税、水污染税等,其税收政策已为不少发达国家研究和借鉴。此外,1984年意大利开征了废物垃圾处置税,作为地方政府处置废物垃圾的资金来源,法国开征森林砍伐税,欧盟开征了碳税。

目前,欧美国家征收的环境保护税概括起来有:1 对排放污染所征收的税,包括对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汽车排放的尾气等行为课税,如二氧化碳税、水污染税、化学品税等。2 对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征收的税,也可以称为对固体废物处理征税,如润滑油税、旧轮胎税、饮料容器税、电池税等。3 为减少自然资源开采、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而征收的税,如:开采税、地下水税、森林税、土壤保护税。4 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征税,如:噪音税、拥挤税、垃圾税等。5 对农村或农业污染所征收的税,如:超额粪便税、化肥税、农药税等。6 为防止核污染而开征的税,主要有铀税。

这些环境税收手段加强了环保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芬兰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初的每年60万吨减少到几万吨;美国多年来坚持利用环保税收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虽然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比70年代减少了80%,空气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税收措施,但比较零散且在整个税收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无法充分起到调节作用,也无法满足环境保护所需资金。严格地说,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而且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在扶持或保护一些产业或部门利益的同时,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如对农膜、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虽然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的发展,但农药和农膜的大量使用却直接造成对生态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现行消费税虽然对某些污染产品、高能耗消费品及不能再生和替代的资源性消费品进行征收,但主要政策目标仍是控制和调节奢侈消费行为,强调财政作用,其环保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