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

 约瑟夫·海勒是被公认的“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堪称“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一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喜写悲,并夸张到了荒唐的地步,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的风格。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以反讽为基础的艺术构思上,既然世界是荒诞的,那么,真假、善恶、美丑都失去了正常的标准,作家把不正常的东西来写,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而一切正常的事物就显得滑稽可笑,这样荒诞的世界才充满了幽默感。比如上述人物的漫画,主要是运用反讽的技巧刻画的。再如介绍飞行基地的医疗水平时,作者不动声色地写到一个研究鲸鱼的动物学有被派来做军医;两名医助不论谁来看病,一律都用紫药水涂满他们的牙龈和脚趾,再灌下一粒泻药。而这一切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正常事。读者理解了作家的潜台词,就能达到幽默的***识。

 约瑟夫.海勒刻意追求作家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知的态度去抒写人间的不幸,去涉猎严肃重大的问题。一个全身都用雪白的石膏和绷带包裹起来的士兵,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吊瓶中的液体从他的胳膊输入体内,肾脏排泄物从腹股部的导管排入地上的一只洁净的瓶里。当吊瓶空了的时候,下面的瓶也就满了。护士把两个瓶倒换一下,排泄物又重新输入他的体内。在此作家有意与战争伤亡拉开距离,在貌似俏皮的语言下掩盖着深深的不幸和浓浓的酸楚。

 小说的幽默,还产生于作家采用的逻辑悖论的手法。作者有意在大前提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荒谬可笑的结论。“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罗加迅论的典型。如它规定:疯必须停飞;又规定: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一但某人因精神的原因提出停飞的申请,就说明他的心理正常,所以必须还得飞行。又如它规定:飞满六十次可以停飞,但无论何时都要执行司令官的命令。滴水不漏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圈套”、一个陷阱,它布下了天罗地网,使人哭告无门、走投无路,它是抽象的任意捉弄人、摧残人的异己力量的象征。在美国,"第二十二条军规"已成为通用语,用来指称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二

 这本书讲述了二战中一个怕死的轰炸手——约塞连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怎么避免丢掉性命,并最终逃脱战场的事情。

 故事发生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该岛上。按一般规定,飞满规定次数(最初为25次)的飞行员可以回国,但军规实际上规定,无论何时,必须执行司令官命令做的事情。飞行大队的指挥官是个官迷,他一次一次增加飞行任务,远远超出一般规定。飞行员们都得了恐惧症,变得疯疯癫癫。约塞连上尉是美国陆军第27航空队B-25轰炸机上的一名领航员兼投弹手,他渴望保住自己的性命。根据司令部规定,完成25次战斗飞行的人就有权申请回国,但必须得到长官批准。当约塞连完成32次任务时,联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已经把指标提高到40次了。等他飞完44次,上校又改成50次。当他飞完51次,满以为马上就能回国了,定额又提高到60次。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即使上校违反了司令部的规定,在他飞完规定次数后还叫他飞,那他也得去,否则他就犯下违抗命令的罪行。所以无论他飞满多少次,上校总可以继续增加定额,而他却不得违抗命令。如此反复,永无休止。官兵们的精神已近乎崩溃,可谁也不可能停飞。于是他逃进医院装病,军医说他是“在白费时间”,他“当场就决定发起疯来”,因为根据条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准上天飞行的,但只能由他本人提出申请。而一个人在面临真正的危险时却担心自身安全,就证明他神智清醒。于是就产生了如下逻辑:如果你疯了,只要你申请就允许你停飞。可你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你不是疯子,还得接着飞。最后,约赛连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他认为世人正在利用所谓“正义行为”来为自己巧取豪夺。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荒谬是这个小说最大的特点,作者有意运用荒谬的写法,来表达并不荒谬的思想,而书中所发生的事情也是荒谬的,比如这个米洛,为了赚钱与美德双方签订协议,分别轰炸双方的显著目标,赚取双份钱;梅杰少校讨厌见人,于是他吩咐手下,他在房间里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人进去,任何紧急的事情都必须等到他走了以后才能到里面向他汇报,而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房间里面了?整本书中类似的稀奇古怪的事情还有很多,作者将人在战争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殊状态极端化地表达出来,虽然让人感觉很怪,但是又不会觉得太离谱。

 这恰好说明了在一种非常状态之下,人们表现出的不正常实际上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在这种集体峰巅的状态之下,这本书中最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是“疯子”。对战争中抛洒热血的英雄,没有人觉得这是什么特别的英勇的行为,因为你是为了国家,所以不论你作出多少牺牲、忍受多少痛苦,你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仅仅因为“国家”二字。但是,如果想想,保卫国家的功劳永远是大家的,但是牺牲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不可能有第二个复制品的。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说,战争是无止境的而且是毫无疑义的,任何战争都是政治游戏,是做给上面的人看的,而真正受苦的是那些拼上身体的普通士兵。他们在战争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无聊但是平静而且幸福,但是战争将一切都打乱了,有些人的生命就此结束了,其实结束了倒也好,不用考虑战争结束后的生计问题了。而那些不幸活下来的人,一生将陷在战争的阴影中不乏自拔,那些原来有技能的人也许还可以重操旧业。但是那些学生,他们连学业都没有完成,战争结束后究竟身往何方,没有人能回答,作者也无法给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于是在书的结尾,作者也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约塞连到底逃没逃成功,文章在这里戛然而止。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想想后面的事。

 在海勒的世界里,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神秘的代名词,象征了一种具有超自然的、能操纵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这里既有现代官僚机器的异己力量,也包含了某些神秘,即海勒自己所感到的不可捉摸、无力把握的异己力量。对于海勒来说,美国政府只是一个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军事官僚集团。这样的集团无论对国内百姓还是对海外士兵都实行严密的控制。谁也摆脱不了那如同魔力般军规的约束。具有无上权力和随意性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并不存在而又无所不在,是一种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疯狂的象征。它既是一项具体而荒谬的法律条文,更是一种抽象的专制现实。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有理,你总没理。它总是与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如影随形,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遭遇大大小小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就是形形色色的制度陷阱,通常在资源被强势一方所垄断,当事人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或权利不平等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下的刚性和对上的弹性都很大,所以执行起来既要坚持制度的原则性,又要把握政策的灵活性,结果自然会因人而异,就看解释权在谁了。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但是通过它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真相、思考很多问题。这本书也许并不想给我们阐释什么大道理,揭露什么罪恶,它也许只是小小的讽刺一下再加上些许自嘲。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三

 《第二十二条军规》里塑造了一个杜撰的荒诞世界。它在这个环境列举了40个人物,有理性的人,无理性的人,成功的人,失败的人,统治者,反抗者,还有死者。活着的人可以失去,尽管大家都知道他活着,;死去的人却依然活着,尽管大家都看到过他的尸体。这臧克家的著名的诗句,是不是变得毛骨悚然?黑色幽默。这就是荒诞,世界是非理性的,人生是非理性的。人们试图用理性控制自己,让自己与伊壁鸠鲁主义或斯多葛主义交融,但在这个后工业时代,却是荒诞的浪潮将你的身体把控,你不由自主,无法逃避。

 这部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或者说,更本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情绪发泄的合集 ,但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它确实是一本国宝级的小说,是荒诞世界的“史诗”和“神话”。主角,倘若有主角的话,其实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不是国家主义者,不爱国,作为一个士兵,理应为国家而战,他却认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他嫖娼,他倒卖货物,和别人合伙发国难财,抵抗长官,态度恶劣,一心只想逃避,贪生怕死,怎么说也好,他决不会是“民族”英雄,也不是“国家”英雄,他仅仅只是“自我”的英雄。他是一个反抗者,与荒诞的世界斗争。他意识到,在这非理性的梦魇般的地狱世界,只有两条路可走,逃避或死亡。死亡,若只是身体上的死亡,还算幸运,所以这里的死亡,是无穷的恐惧络成的罗网向人们的禁闭,是心灵的溃烂,是将自己麻痹,死了又死。逃避,你如何逃脱?主角在死亡和逃避之间踱步,那就是反抗。就像纳在水和植物油的交界处上下漂浮,但由时间延续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小说的结尾几章,尤其是《不朽之城》,主角终于爆发,向这个荒诞的世界彻底宣战。结果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只知道他宣战了,他也许胜利了,我们不知道。

 “他们凭什么这样做?”“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

 中文系文学史教材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解读,我是不满意的。更不满意的地方,是他解读卡夫卡的地方。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 本身是多义的,所以不谈。可是,短篇《乡村医生》,那一句概括的话(仅一句):是一篇梦幻式的作品,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冷漠关系。这是什么鬼?反正我不懂。上面这些话表面了我对中国学院派的不满,因此我不满足他们对“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唯一的圈套”的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事实上是《城堡》和《审判》里那种“权威机构”的象征的凝聚,那便是“官僚主义” ,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官僚主义,而是非理性的意义上的“官僚主义”。这种权威存在,是因为人们的默许,但人类默许它是很荒诞的,于是推导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非理性的。但既然是象征,那么就不能用详尽的分析语言来概述,这是小说所特有的特征,倘若只需要你领会这个信条,那也不需要有文学了。

 反抗。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主题。因为有荒诞的世界,才会有反抗。这是哲学上的反抗。加缪的《反抗者》与《西西弗神话》正是贯彻了反抗这一主题。反抗者,都是哲学上的英雄,都是非理性的英雄,他们或许在一般人看来是神经病。譬如你搞学习,才能考好大学,但你厌恶学习,还能找出“智商低”和贪玩以外的其他理由,说什么应试教育是对人在形而上学上的迫害之类的屁话,所以要反抗,那你就是人们眼中的神经病。形异于人,众必非之,这是亘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况且学习能为你找到好工作 结婚生子,快乐生活,何乐而不为?这就像,你是为国家而战斗,为什么不去呢?倘若每个人都有和你一样的想法 那战争就不用打了。这样的盘问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出现了两次。为幸福生活而学习,是伊壁鸠鲁主义,为完美人生学习,是斯多葛主义,他们都是好的。但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那么倔强,对此,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四

 《第二十二条军规》,看过的最好的反映战争的小说,没有之一。

 初看上去,这部小说似乎描述的是一个驻扎在意大利的美国轰炸机中队在二战期间的表现,是一个十足的荒唐疯狂的滑稽剧。故事中有倒霉的牧师(被军法官判决犯了他们所不知道罪名的罪,当牧师问是什么罪的时候,军法官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告诉你),有懦弱的梅杰。梅杰。梅杰少校(莫名其妙当了中队长,于是下令只有他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别人才可以到办公室找他请示工作),有唯利是图的米洛司务长(把辛迪加开遍了欧洲各国,从盟军这里接活轰炸德国人的桥,从德国人那里接活防守这个桥,而且很尽职的把盟军飞机打下来),有一心阅兵的沙伊斯科普夫少尉(最后升到中将,唯一的爱好是阅兵),有一门心思往上爬的卡斯卡特上校,有不幸的丹尼卡医生(按照记录他已经阵亡了,所以无论他怎么证明自己还活着,所有身边的人,包括家里人都已经认定他死了),有印第安人哈尔福特准尉(号称人体探油机),还有争斗不休的德里德尔将军与佩克姆将军。书中各种任务的表演都活灵活现。

 当然还有主角约塞连,一门心思想早些回国,但是有被要求不断加码的执行任务,把所有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串联起来。装病,裸体接受勋章,与刑事调查部密探的捉迷藏,成了卡斯卡特上校的噩梦,成功装疯却把别人送回国。甚至连小说本身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不断跳跃的。

 但是看到后来,在看出所有的滑稽戏背后是对于战争残酷性的体现。不是这群人荒唐而疯狂,而是战争本身就是荒唐而疯狂的。

 小说最后两个章节,一个章节描述了约塞连战友斯诺登残酷而悲惨的死亡,而最后一章约塞连终于决定逃跑,逃离这场战争。

 一场肮脏、混乱的战争。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五

 我怀着神往而又激动地心情拜读了《西点军校22条军规》,慢慢地揭开西点神秘的面纱,感受着西点人在骨子里冒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心中感慨万千。

 西点军校不但培养了无数美国名将,如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等,同时也培养了不少日后的美国总统,还成就了不计其数的商业奇才。因此,西点的精神和军规早已被各行各业所认同和接受,在广大的范围内备受推崇。它的影响力更是远远超出了美国,影响整个世界,成为成功人士们的***识,未来成功人士学习的金科玉律。它的理念不仅仅是对军人,对企业界有非凡的吸引力,而且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蕴含了浅显易懂而又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

 这本书非常理论而又系统化得分别阐述了从无条件执行,没有任何借口,以上司为榜样,细节决定成功,受人欢迎,与人合作,团队精神,只有第一,荣誉原则,敢于冒险,火一般的精神等的西点22条金科铁律,详细的论述了“西点式人生”的特质。它的首要的军魂便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对于任何的任务都是无条件执行,并且坚信重在执行,赢在执行,是彻底的“实践主义”。在培养学员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彻底的“实践主义”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功,要知道小家不扫,何以扫天下,事事精细成就百事,时时精细成就一生。除此之外,西点军校还从荣誉、意志、勇气、服从、信念、团队、尊重等等方面学员们进行极为严格的要求,总的来说,西点人的特点课归纳为责任、服从、意志、勇气、热忱、信念、尊重、荣誉、忠诚、团队和竞争这11种品格构成了西点军人的完美形象。它不但开启着西点军人的智商,更重要的是培养这西点人的非凡的情商。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大学生失去其自身一定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是在每天的网络游戏中度过自己的时间,走向颓废的巅峰。而西点军校则从各方面严厉的要求大家,造就了许多人才。从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中我们不难看出:西点军校培养的时代人才!他们从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责任谈起,告诉大家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时承受一定的责任。虽然时一些基本的道理,但是很难有人能够做得到,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却的责任,西点军校教育大家绝不推却这种责任,敬业为魂。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任何带一丝借口的理由都是庸者,愚者自我安慰的掌上名言。而我似乎恰恰是这个样子,总是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找理由。总会用不同的借口去掩饰自己的失败。对于许多事情,总是很有计划地去想,却总有借口总有“条件”认为无法践行。我深刻的感觉到我内心的卑微,没有足够的坚定。但同时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光亮,燃起了信念的火。信不信,行不行,看执行。行动,要由心开始,要做彻底的“实践主义”者,不能对自己说:“是的,我计划这样子做”,而是要坚定地对自己说:“是的,这就做”。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过:“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你唯一需要的是执行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计划。”是的,要知道纵然是天空无鸟,但我已经飞过。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我们所有拥有梦想,渴望成功的大学生认真阅读的书,它的每一条理念都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去思考。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以西点军校的法则来要求我们自己,从而为我们今后就业打下一个非常牢靠的基础,要知道,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凡人而不是伟人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