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老人被送到养老院,女子为什么不让她回家?
看到一则消息:
耄耋老人哭诉被子女“关”在养老院:我不是犯人
说的是上海的孙奶奶5年前摔倒受伤,去医院救治,出院后,就被子女送进养老院。几个月后,孙奶奶感觉自己已经康复,就要回家,子女们却坚决反对。5年来,她一直很苦闷,想方设法要回家,甚至要打官司告自己的子女。
孙奶奶感觉养老院像劳改队,自己像个囚犯,与世隔绝,失去了自由。
孙奶奶的子女们经常去养老院探望她,给她买东西,帮她做事,只是不让她离开养老院,他们认为她在那里更安全。
看到这则消息,有些评论认为子女不孝,为了自己的自由不顾老人的意愿;有些评论建议可以给老人在家请个保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人认为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养老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子女大都单立门户,退休后,老人们也大多是自己生活。和子女住得近,方便照顾就是很好的了。相应的,独居老人也非常多,就像孙奶奶一样,通常如果自己生活能自理,也不想麻烦子女、过多影响他们的生活。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机能慢慢衰退,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都会减退,老人意外摔倒的情况非常多,更不要说还有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像孙奶奶这样已经有过摔倒的经历,再次发生类似情况的风险就会很大,儿女们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所以他们不敢再让老人一个人居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也是目前很多家庭遇到和即将遇到的问题。
我们尊重老人,希望他们高兴,但老人有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作为子女,我们不能明知有风险而不去防范。
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谁都愿意住在自己熟悉的家里,这是人之常情,但目前提倡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突发意外情况。
子女和老人住在一起贴身照料,是听起来很好的解决方案,也是过去大家庭一起生活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现在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一是子女可能还在工作无法整日陪伴老人;二是子女还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三是即使子女能和老人住在一起,也可能会有许多矛盾从而影响亲情关系(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倔强的老人,而人年纪大了又通常比较固执)反而让老人不高兴。所以很多人不陪伴父母真的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请保姆,是部分家庭的选择。这样,老人可以继续住在自己的家里,通常费用比去养老院还要低些。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保姆还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接受一个外人住到家里,找到一个很满意的保姆也不一定很容易。说到养老院,其实涉及到一个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的问题。从孙奶奶的事例中,我们看到,孙奶奶非常抵触养老院,住了5年多,非常痛苦,感觉被囚禁。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子女们才会被很多人认为不孝。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的想法,认为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就是不管老人了,就是不孝。不少老人都很抵触。但是,也有不少老人适应了这种新的养老方式,在养老院自己不用做饭,不用干家务,还能认识很多新伙伴,参加各种活动,有专业人员全天候的服务,老人开心,全家人都安心。不过,费用也是一个问题,条件好些的养老院(包括社区的养老驿站)费用都不低,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说回到孙奶奶的情况,可以看出她是个很倔强的老人,所以很有可能子女或者保姆都不太容易和她相处好,这估计也是子女们送她去养老院的原因。但是孙奶奶这么想念自己的家,各方面是不是也可以协商一下,就像我们小区里有些老人那样,在养老院住一段时间,回家住一段时间?或者可以定期回家看看,去拜访拜访过去老伙伴,或者请他们到养老院来一起聊聊天。还可以把老人特别记挂的家里的一些物件搬到养老院,或者在养老院给老人安排一些她喜欢的事情,让她有价值感……等等,总之,各方面商量出一些变通的办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满足一些老人的心理需求(甚至可以考虑请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帮忙),调整好老人的心态,让她能够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安度晚年。
老龄化社会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