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概况。
20世纪初,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清政府一面加强专制,加强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导演一场“预备立宪”的丑剧,以图欺骗人民,抵制革命。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但这一皇族内阁,名为立宪,实为专制。君主立宪徒具虚名。 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以及全国各省的纷纷独立,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帝国主义抛弃支持清政府转而扶植具有一定实力且依附于帝国主义的袁世凯。袁世凯很快被推上具有实权内阁总理大臣的宝座,组织了责任内阁,取代皇族内阁,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全部统治大权。清王朝名存实亡。 1912年1月1日,南方革命党人成立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民主***和政体。各省代表通过选举公推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各部部长、议长名单,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种政体实则为总统制民主***和制。它的建立宣告了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封建帝制时代的终结。 于此同时,坐镇北京的袁世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清政府中的地位。他在帝国主义支持和配合下,执行着一种左右开弓的两面作战的策略。一方面借南方革命势力逼清帝退位;一方面挟北方势力与南方讨价还价,以图由他夺取南北全部政权,统一中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逼清帝退位,确立***和政体。14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代替自己。15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选举袁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北政权即将合并。限制袁的权力,孙在辞职前提出了三项条件,企图以此使袁离开经营多年的北京老巢,置于南方革命党人的监督和法律的束缚之下。其中,<临时约法>如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权组织形式采用内阁制。内阁直接向国会负责。” 《临时约法》使总统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内阁,即国家的行政大权不是在总统手中,而是在内阁总理手中。这使刚刚建立的总统制民主***和政体转变为议会制民主***和政体。这样,由议会产生的内阁实权的归属之争,就成为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和与袁走向专制独裁的政治斗争。 在第一届内阁的组成过程中,袁世凯以欺骗手段最终控制了首届内阁的实权。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等纷纷组成政治团体,都想争取议会中多数席位,掌握大权,以宋教仁为首的同盟会,幻想在袁世凯统治下实现同盟会的责任内阁制。1912年8月,他把中国同盟会改为国民党,以实现在国会大选中占多数席位,组织内阁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倾向,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轨道。 国民党以成立责任内阁为目标,成为权欲和野心极大的袁世凯走向独裁的一个重大障碍,引起袁世凯的忌恨。1912年年底至次年2月,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615个席位中获392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由国民党为主来组织责任内阁即将实现,但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国民党组阁成为泡影。同年9月,袁世凯又玩弄权术,软硬兼施,控制国会。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1914年初又取消国会。3月份废《临时约法》为《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扩大总统的权力。不久又撤消国务院,成立由他亲自任命的参政院。至此,责任内阁制、国会制等资产阶级革命所留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被破坏无遗。袁世凯“拥***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企图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顾问日本人贺长雄抛出《***和宪政持久论》,宣扬“中国应效仿日本,集权于袁世凯”。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举行国体投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当上了君主立宪政体中的中华帝国的皇帝,并改明年(1916)为洪宪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加快了复辟的步伐,企图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顾问日本人贺长雄抛出《***和宪政持久论》,宣扬“中年,元旦正式登极。这时北京政府由民主***和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治体。袁世凯的权力不但没有受到宪法的限制,反而通过《中华民国约法》据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此时,袁世凯名为实行君主立宪,实则实行君主专制。 袁世凯对内复辟帝制,镇压人民运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恢复民主***和制度,掀起了护国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不得不在3月22日取消帝制,恢复内阁制,由段祺瑞组织内阁。袁世凯仍想赖在总统的位置上,在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和唾骂声中,绝望而死。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凭借军事实力,以在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身份,直接控制了北京政府的实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规定:“元首居于不负责任地位。”“国务总理领袖内阁成员,综揽政务,统一政策。”欲借责任内阁之名,行内阁总理独裁制之实。总统黎元洪又不甘心做傀儡。北京政府内部总统与内阁总理权力之争,逐步发展成为一场中国是否参加一战为焦点的轩然大波。“府院之争”的结果,黎元洪利用人民反段的要求,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但又无法控制当时的局势,请张勋出面调停。一心梦想重整清室的复辟狂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辫子军”进入北京,驱赶了黎元洪,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张勋自封为内阁总理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独揽军政大权。 张勋的复辟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一致声讨。段祺瑞见利用张勋驱逐黎元洪的目的达到,即而宣布声讨张勋,十二天的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民主***和政体再度被恢复。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元勋自居,重任国务总理,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代总统。中央政府的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的手中,但段祺瑞继任后,拒绝恢复已被袁世凯抛弃的国会和《临时约法》,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 孙中山一直认为,国会和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象征。他对段毁法横行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斗争,毅然举起护法大旗,提出了“打倒假***和,建立真***和”的主张。但护法运动缺乏反帝反封内容,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唤起民众,只是依靠西南军阀反对中央军阀,结果在南北军阀的勾结和夹击下,恢复民主***和制度的愿望落空。此后,段祺瑞逐渐操纵国会选举,选举徐世昌为总统,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势力,挤出中央政府。一战后,英美等帝国主义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由于美英与日本在华利益冲突,1919年2月,北京政府和西南政府进行的南北和谈没有结果。5月份谈判宣布破裂。中国仍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之中,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