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历史人物: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
对于十九岁的毛泽东已经看到了不少国内的民间疾苦,也了解了不少 历史 人物,在一次写作课上,他写了《商鞅徙木立信论》,他肯定了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贡献,并且认为“商鞅之法”是“良法”,商鞅也是“立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而这篇文章,也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可,老师给他的作文打了100分,并且将这篇文章当作范文供大家传阅学习。
商鞅作为战国末年的名臣,卫国贵族出身,因此商鞅也被叫做是“卫鞅”或者是“公孙鞅”,而商这个字,是因为在秦国被封为了商君而获得的,人们为了把他和秦国所取得的成就联系起来,就把商鞅作为了他的名号,后世也习惯称呼这个名号。
之所以商鞅对于秦国有着如此之大的影响就是因为秦国在商鞅的改革下,革除了不适合秦国发展的各种因素,组织起来秦国各式力量,突出军功,使得秦国的战斗力可以彰显,以此成就了秦王扫荡六国统一天下的局面。
而在公元前359年,在当时秦国统治者秦孝公的主持下,商鞅下令开始变法,而这次的变法主要集中于:
1、废除奴隶主特权,改变以往按照宗亲来划分的特权,现在要按照军功来进行划分,也就是说军功大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特权,同时不少奴隶也因此得到了解放,有了上阵杀敌的积极性,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功勋,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在当时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有奴隶通过上战场杀敌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奴隶身份,甚至是得到了土地自此获得了人生自由。
2、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流转和买卖。土地在古代作为重要的战略资产,即使是现在也是会被严格限制交易的资源,而在当时的秦国为了能够集中起来生产,并且激励当时秦国人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就希望通过土地的自由买卖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3、坚定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时代并不是一个少见的政策,尤其是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由于本身并不产生价值也就使得封建统治者认为只有加强农业生产才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国群起纷争,都希望能够通过战争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这个时候保证后勤储备就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加强农业生产也被看作是必须的手段。
商鞅的法律虽然就此公布了,但是却不能够取信于民,并且由于封建贵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而且这样的改革势必会损害这一部分人的势力,不少百姓虽然认为这会是一项好政策,但是并不会立马行动起来,因为在战乱时代,统治者缺乏公信力,百姓不可能会拿着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而这个时候商鞅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以此来树立威信。
商鞅命人在国度的南门放置一根大木头,并且发布了悬赏,如果有人能够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那么就赏赐十金。这个任务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由于缺乏威信,不少人看了看但是没有人去动手。商鞅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把赏金直接提高到了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时候一位大力士出现了,并且顺利把木头搬到了北门,而商鞅也确实兑现了承诺,而就此人们也就相信了国家的政策是真的,商鞅的威信也因此得以树立起来。
而当时的毛泽东也是引用了这个故事,他写道:
毛泽东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改革家,商鞅变革的律法在他那个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得以改变衰弱的状态,成为强国。
然后他又写道:
商鞅的变法对于整个秦国乃至整个中华文明来说都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国富民强,更为重要的是树立了国家的威信,使得人民相信于统治者。而这样的良性的信任,并不是各个朝代都有的,百姓和统治者并不应该完全对立起来,而相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之所以,少年毛泽东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和当时的中国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而这也是当时中国人寻求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富强,虽然国民也都意识到了在近代的中国不进行斗争,不下定决心变法是不可能改变我国面貌的时刻,但是也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阻力,而这样温和的变法也确实是那个时代的潮流。
从梁启超开始,变法图强的思想成为 社会 进步青年的主流思想,大多数爱国青年已经意识到了国家必须要经历一场变革才会使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有所改变。毛泽东也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在他少年时期认为改革也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但是随着变法的失败,和一些改革派本身具有的妥协性和软弱性,让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这样温和的改革并不会改变多少,反而只能够让这些投机派得利,人民却真的难以过上好日子。毛泽东对于 历史 和现实的思考总是非常深刻的,坚定不移进行革命才是在那个年代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这篇得了满分的文章,在传阅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不少的批语。”精理名言,故未曾有。“”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有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而也是这个批语,也像预言一样,毛泽东也未辜负老师的信任,日后真正成为了改变国家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