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

在南方其实几乎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好几个宗祠,而在北方的话基本很少,其实造成这样的场景最主要的还是历史原因,首先我们都知晓北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战争是非常多的,所以人们为了避难不得不选择南移,所以一方面是人口迁徙,使得原本的族群不断的被分散,所以就使得北方的宗族观念没有南方那么强烈,而且迁徙到了南方后,又要与当地土著进行斗争,所以为了团结,因此才会在南方纷纷建立起宗祠,以同姓来稳固宗族实力,这样的话也是为了避免被人欺负。

其次的话就是温饱问题了,其实在清朝之前北方的宗祠还是比较多的,基本上也是属于常见的,而像电视剧上那般演的大宗祠那是北方的一些名门望族才会拥有的,但是在清朝后期的时候,可以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一方面是旱灾和蝗灾,还有就是黄河泛滥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北方土匪比较猖獗,再加上各地军阀争斗,因此百姓们由于天灾人祸的原因自身温饱、生存都成问题了,那么自然的也顾不上照顾祖宗了,所以慢慢的北方因此也是除了某些地方之外,其余的宗祠啥的也是被渐渐荒废了。

还有就是北方都是属于政治中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是经历了诸多的波折,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破四旧?时期,可以说当时打击很多封建迷信的行为,导致北方很多宗祠寺庙因此而被毁坏,那么自然的北方的宗祠也越来越少,而南方因为远离政治中心,波及的范围比较小,特别是在一些封闭的偏远地区,宗祠里的祖训都会比法律要更加的有用,而且南方宗祠比较多,还有一点就是信仰问题了,南方地区多信仰,特别是对于各类神明啥的,所以信仰祖宗也是对于精神的一种寄托。

最后的话海外华侨的问题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很多华人华侨、海外同胞都会纷纷回乡祭祖,而这些地方最多的基本都是在闽粤地区,这些华侨可以说纷纷都是捐钱修建宗祠,而北方的华人华侨则是比较少,那么自然的也就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去修建宗祠啥的了,因此综合下来才会使得北方少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