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古代交通和迅息传递不便,最快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人没有手机和网络,也没有电报等现代资讯传递科技手段,遇到紧急情况,资情上传下达、***享信息资源时,怎么办?
看看历史剧和相关作品,我们总会看到,身穿古装服装的兵役或驿站的工作人员,不分寒暑冬夏、不管风吹雨打,始终骑高头大马上,奔驰于四面八方。
也就是说,在古代除了一些信鸽和书信等传递信息的方式外,最快捷、最方便的恐怕就是“快马传递”了。
现代邮局邮寄书信、报刊、电报的方式,一般按紧急情况,分为:平急、加急、紧急、特争等等级的区分,以决定投送到对方手中的时间长短缓急。
古人用快马传递的方式,也包括每天300里、每天400里、每天600里的速度来到传递信息。
特别紧急的与国家军情等相关的特殊重要情况,也有我们常常注意到的:“八百里加急。”
历史上,“八百里加急”快马应该就是最快的速度和时效了。据说,每一个驿丁和马匹最大的奔跑急限都有限,而八百里加急这个速度,多会出现人过多劳累或死亡的情况发生,所以古人难以超越。
在古书中,我们也注意有到有“千里马”之说,但真正的千里马,除了《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出现外,还真是鲜为罕见。
历史上,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边关告急。
从范阳到临潼华清池,两地相继3000里,这么紧急的国家大事,经过八百里加急,唐玄宗也是6天之后才得到消息。
对比数据即知:唐代的—尺合现在 0.303m,一里合 454.2m……
放今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动车的平均时速160-250公里,高铁平均时速在250-350公里,首个5G磁悬浮上海开测 时速500公里,而飞机的时速,螺旋桨类的飞机时速大概在300~500公里/小时……
古人实现八百里加急很难,放到现代,一日千里,也都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