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关于二战时列宁格勒的 电影
原 名:Stalingrad
译 名:斯大林格勒战役
导 演:Joseph Vilsmaier
编 剧:Jürgen Büscher
Christoph Fromm
演 员:Dominique Horwitz .... Obergefreiter Fritz Reiser
托马斯·克兰特曼恩 Thomas Kretschmann .... Lt. Hans von Witzland
Jochen Nickel .... Unteroffizier Manfred Rohleder
Sebastian Rudolph .... GeGe Müller
Dana Vávrová .... Irina
Martin Benrath .... Gen. Hentz
Sylvester Groth .... Otto
Karel Hermánek .... Capt. Hermann Musk
Heinz Emigholz .... Edgar Emigholz
Ferdinand Schuster .... Double Edgar
Oliver Broumis .... HGM
Dieter Okras .... Capt. Haller
Zdenek Vencl .... W?lk
Mark Kuhn .... Sgt. P***er
Thorsten Bolloff .... Feldmann
类 型:剧情/战争
片 长:137 分钟
上 映:1993年
前苏联经典战争影片。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德军第6集团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企图从行进间突破苏军防御,向卡拉奇总方向发展进攻,围歼顿河右岸的苏军,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在南路进攻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阿勃加涅罗沃西部地区突破了苏军防御,29日,进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胁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御的苏军后方。9月12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9月13日,市区争夺战全面展开,德第6集团军组成两个突击团向市区中部和南部进攻。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继续向北部工厂区突击。至11月初,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全面反攻行动,以围歼该地域的德国重兵。反攻前,苏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展开了三个方面军,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外,还有顿河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三个方面军总兵力达1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法西斯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转入全线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敌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在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对发展欧洲敌战区各国的抵抗运动具有重大影响。
《哈特战争》中德军指挥官菲瑟尔有一句话:我的儿子已经死在俄罗斯前线,那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空前惨烈的二次大战中,苏德战场最为血腥。整个二战中,苏德战场战死的人数最多。
相信任何一个德国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心灵上都会受到震憾,战争不是游戏,战争会给国家人民带来无穷的苦难。
图片地址:/attachments/month_0612/y7m088HWuPHA1Q==_RivPP5l0BBSS.jpg
《莫斯科保卫战》导演:尤·奥泽洛夫
导演: 尤·奥泽洛夫
编导:尤·奥泽洛夫
编导: 尤·奥泽洛夫
主演:米哈依尔·乌里杨诺夫 尼古拉·奥里亚
莫斯科保卫战 剧情:
11月7日,红场上举行了的阅兵式。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再加上莫斯科民兵和市民的英勇参战,德军一直被阻止在莫斯科城外,在那硝烟弥漫的日日夜夜,莫斯科人民度过了许多浸满血泪和艰辛的难忘岁月。他们组建了民兵和游击队,担任各种战勤任务,配合或参加战斗,开展游击战争。首都人民在恶劣的天气和敌机空袭下,修筑了几百公里的防坦克壕,设置了许多障碍物。在莫斯科近郊的森林内设置了1000多公里的树干鹿岩。
战争期间,莫斯科人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职业,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和死,男女老幼,只有一个念头:“杀法西斯!”为什么莫斯科能屹立不动呢?因为有英勇的苏联士兵,有的全身挂满了手榴弹滚到敌人的坦克下。还有妇女们、孩子们的支援。终于,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朱可夫的领导下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并成功地进行了反击,粉碎了德军攻占莫斯科的企图。
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军后撤100公里至250公里,解放了1万多个居民点。为扩大成果,苏联9个方面军从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敌人发起全线反攻,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使德军遭受了二战以来的第一次惨重的失败。举世瞩目的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及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莫斯科人民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该片是80年代的鸿篇巨制,在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作从德至苏、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讲述了德国法西斯不败的神话是如何被粉碎的。
有人说,好莱坞电影和欧洲电影以及苏联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好莱坞电影的镜头剪接刺激,是用眼睛观赏的;而欧洲和苏联电影相对缓慢,是用来感受的。《莫斯科保卫战》虽然是一部场面宏大的战争影片,但是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很多视觉效果之外的东西。比如该片最经典的台词:苏联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短短的一句台词,我们就可以从中感受到苏联战士无比的民族自豪感,和以死抗战的决心。从这句话中也不难理解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为什么会在此遭受了二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战争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词也来自该片——苏军连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领28名战士同几十辆德军坦克进行了4小时的艰苦战斗,在牺牲前高呼:“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图片: 莫斯科保卫战.
/attachments/month_0612/xKrLubGsaPOwA==_6FmMXxzzUlh6.jpg
/attachments/month_0612/xKrLubGsaPOwA==_i9kbfKKKWmxD.jpg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A zori zdes tikhiye (1972)
导 演:
Stanislav Rostotsky
主 演:
Boris Tokarev Viktor Avdyushko Aleksei Chernov Irina Dolganova Yelena Drapeko Vladimir Ivashov Igor Kostolevsky Yekaterina Markova
上 映:
1973年12月06日
地 区:
前苏联
对 白:
俄语
剧情简介:
作家鲍·瓦西里耶夫于60年代发表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1972年,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又把它搬上了银幕,并由他和小说原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同编剧。
影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又获列宁奖金。
故事情节是: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托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柯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四个德国俘虏朝驻地走去。途中,他见到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
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截去后按上假手的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影片要表达的思想是:战争本来不该是姑娘们的事,姑娘们应该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可诅咒的法西斯逼着一些柔嫩的姑娘在战争中失去了青春和生命。
影片采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导演用一组虚幻的彩色画面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曾经有过或可能会有的爱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组严峻的黑白画面来表现女战士们现实的战斗生活。两组画面交替出现,使观众认识到:如果没有法西斯的侵略战争,这些姑娘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残酷的德寇使她们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子。影片谴责战争与人类文明、个人幸福绝不相容。影片中,回忆与现实这两组画面的汇合,既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又歌颂了她们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来自它的真实性。小说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摄影师维·舒姆斯基都参加过卫国战争,他们对战争有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罗斯托茨基到北京电影学院讲课时,曾说:像他这样1922年出生的人,经历过这次战争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幸存者,他是这百分之三中的幸运儿,但他失去了一条腿,后来按上了假肢,是二等残废军人。战后他才从事电影,他拍摄的影片有《土地与人们》《临风而立》《等到星期一》等。他曾任第2届(1995)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又作为嘉宾参加了第3届(1997)上海国际电影节。
通过本片,导演罗斯托茨基发掘了一批新演员,这批扮演女战士的青年女演员虽然没有参加过卫国战争,但在亲自参加过战争的原作者兼编剧、导演和摄影师的启发帮助下,她们感受到了卫国战争的气氛,从而真实地再现了她们上辈人的形象。如今,扮演丽达的依·舍夫丘克和扮演冉妮娅的奥·奥斯特洛乌莫娃已是著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