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什么学习可使人工智能法官同样能够获得经验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人机合作”的审判模式或将成为常态。
报告指出,“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已成为当下社会聚焦的热点话题,并作为一个严肃的司法理论与实践课题,在实践中被反复论述、检验。
报告指出,当下在司法裁判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在两个方面凸显了较为强劲的应用价值。一是裁判结果的产生方式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二是庭审模式实现从“同空(同一空间)模式”到“异空(不同空间)模式”的变革。不同于在线审判模式,异空审判模式对于人工智能与参与庭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特征是:适用机器人完成远程立案、诉讼咨询和引导、异空庭审、当庭判决。
然而,报告也指出,当下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理论上存在一定争议。支持派凸显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价值,并试图将价值论应用于司法裁判的全流程;反对派更侧重于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因此,课题组表示,为实现对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有效规制,未来要在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是人工智能适用空间的分割。其中要实现情感价值与法律价值的二元分割,将情感的问题交给人,将法律的问题交给机器人,准确地划分人工智能的适用空间;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二元分割,案件事实认定的部分主要由人来解决,涉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则主要由机器人来解决;新型案例与常规案例的二元分割,常规案件更多依赖机器人解决,以期发挥机器人基于以往案例的学习经验,新型案件更多依赖人来解决,以期在缺乏基础数据的情况下,更多发挥人的价值判断。二是算法审查制度的构建。为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算法黑洞”的法律质疑,应构建机器人算法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