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是最大的帮忙

所谓最好的帮助应该是善解人意吧。人活一世,不管是麻烦别人,还是帮助别人,来往之间就是人情世故。很久以前看过一句话,一个人连麻烦别人都不会的话,那他一定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城堡,隔着厚厚的城墙,在一个小小的窗户里望着来来往往又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许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各自安好,大抵他也不会懂得人与人之间流淌的温暖吧。

心理学上说人可以按照是否依靠外部环境将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人格,我想我应该属于典型的场依存型人格。比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完成一件事,我更喜欢大家可以在一起分工协作。不是有一句话说痛苦时有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快乐时有人分享,快乐就多了一倍。所以对于能加倍快乐的事情,我一向是不吝啬追求它的脚步的。所以有时候经常会需要身边人的协助。当然也从吝啬自己能为别人出一份力,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这样至少更充满了人情味。因为工作是不管累不累都要完成的,生活是不管苦不苦都要继续的,如果可以成为别人在前进路上的一缕光,那就不要把光遮的严严实实呀。当然最重要的是能给予的帮助都要是善解人意的,都得是温暖的,如果是居高临下的,那就是施舍吧。我们需要的只是帮助,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不需要所谓的优越感。

去年因为特殊情况,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病急乱投医,所以总想着找认识的人推荐一个靠谱的医生在确诊一下。无奈身边的人都木有跟医生相识的,咱也不是不相信医生,毕竟现在的医生哪有不希望病人好的呢,也就是自己图一个心理安慰吧。结果机缘巧合,上班请假结果有同事的家人正好是在这科工作的。同事也是个热心肠的人,马上就说能让家里人帮忙拖拖关系,去找专家看一下。这还能说啥,就跟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一样,心里一下就安定了好多。虽说进医院总归不是让人太开心的事情,但有个熟人帮忙还是感觉内心一块石头落了地。人面对一无所知的事情总归是心慌的。中国人心里还是一直认为有熟人好办事的。后面的事情也是按着良好的方向在发展,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很成功就回家休养去了。但事情的发展总是有点意外才是正常的,在家休息了三天,早上起来突然感觉腹痛难忍。不知道是正常的肠绞痛还担心手术后的小问题。一家人着急忙慌的往医院的方向赶。

心急的先生又赶快联系了医生。结果幸好是虚惊一场,并没有大事,所以谢了医生又回家休息去了。但这个一直被我们麻烦着的同事莫名就来了一句“哎呀,真是金贵,有啥好大惊小怪的呢,一家人兴师动众的,现在的小孩真是,想我们当年,刚刚怎样怎样,休息了一天就开始上班了”。先生一下子就很生气,很想上去理论的时候被我一把拉住。毕竟人家忙都帮了,而且以后还要和她家人在同一家单位上班的,要是趁一时心里舒服就闹了个僵,以后也不好见面。

但回到家,心里真的是生气。说真的,没有谁希望自己是常常去医院的,尤其是像我这种体质不好反复跑医院的,通常就是能躲就躲。无奈身体不争气常常事与愿违。但半夜三更,腹痛难忍,家里没有懂医的,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送医院吗。虽然出于无奈之下打扰了对方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我挂了号,付了费,充其量就是让你去跟医生打了个招呼,可能在某些方面上心些,也真的不需要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去批判别人的行为吧。是很感谢对方的帮助,所以即使那天说了那样的话,也没有跟他去理论什么,道了谢也就过去了。但那件事情以后也不会想着再有什么事情去麻烦他。也许别人也嫌你事多。

但会过头来想想,先生说的没错,你花了钱就可以去享受你该享受到的东西。你无需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但你理所当然可以享受你应该享受到的待遇。这就跟你买了票就能坐车是一样的道理,没什么是不好意思的。至于给你帮助的人,要感谢那必须是真心的,心存感激,更应该在任何时候别人需要你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你的手。所谓存善心,结善缘,谁能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谁能把自己活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但若想给予别人的温暖,请务必是真心实意的,你可以不认同别人做事的方式所以你选择走开无可厚非;但若你想着真心的帮助别人,就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问题。有些事关心则乱,家里人的紧张不会是装出来的,轻飘飘的就认为别人是大惊小怪未免显得太冷酷无情,也让原本是出于真心的帮忙变味。

当然我依然相信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都应该能帮一把是一把,因为明天就是充满着不确定和惊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请站在和别人对等的地位,换位思考。但凡需要帮助的人总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不好意思表达或许他内心已然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如果你看到了,就不要拆穿吧。给他你能给的帮助,然后在送他一个温暖的微笑,也许你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给了他面对麻烦的勇气,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