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一)
关于该书
该书出版于1996年,1997年被译为中文。2010年中文修订版后,2020年10月第44次印刷。
书末附有潘中岐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和李慎之的“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第二章: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第三章: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第四章:西方的衰落:力量、文化和本土化;第五章: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第七章: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第十章: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第十一章:断层线战争的动力)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第十二章: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一、引论:文化认同
冷战结束后的几年中,人们的认同和那些认同的标志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被重构。
迈克尔·迪布丁的小说《死亡环礁湖》: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们憎恨非我族类,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爱我族类。
二、一个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在人类生存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时间段的或根本不存在的。
大约在公元1500年以后的400年里,全球政治呈现出两个方面。西方的民族国家——英、法、西班牙、德等在西方文明中构成了一个多极的国际体系,并且彼此相互影响、竞争和开战。同时,西方民族也扩张、征服、殖民,或者决定性影响所有其他文明。
冷战之后,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的和民主的社会集团;一个是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的集团。两个集团展开竞争。第三个是由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不结盟的国家。被称为第三世界。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
我们只有在了解了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
这时对国家的分类不再是冷战时的三个集团,而是世界上的七八个主要文明。在这个新世界里,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
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我们的头脑中隐藏着一些假设、偏好和偏见,它们决定我们如何看待现实,留意什么事实和怎样判断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文明的性质
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们都包括:价值观、准则、体制和思维模式。
人类群体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体制和社会结构,而不是他们的体型、头形和肤色。
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各乡村、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群体都在文化异质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文明是最大的“我们”。
奎格利认为:文明的运动经历了七个阶段:混合、孕育、扩张、冲突时代、普遍帝国、衰败和被入侵。
人类历史上至少有12个主要文明,其中7个文明已经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
5个仍然存在(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
当代文明主要包括: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四、文明之间的关系
1.遭遇:公元1500年前的文明。文明之间的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现在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各文明最初出现后的3000年中,除了个别例外,他们之间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间断的和紧张的。文明被时间和空间分割开来,只有数量很少的文明存在于同一时期。
文明在地理上也相互分离。思想和技术从一个文明传到另一个文明,这常常需要历时几个世纪之久。比如佛教,被传到中国,发生在它发源于印度北部大约600年之后;中国8世纪发明印刷术,15世纪才传到欧洲;造纸术公元2世纪出现于中国,7世纪传到日本,8世纪向西传到中亚,10世纪到北非,12世纪到西班牙,13世纪到北欧。
文明之间最吸引人注目的和最重要的交往是来自一个文明的人战胜、消灭或征服来自另一个文明的人。这些交往一般来说不仅是暴力的,还是短暂的,而且仅仅是断断续续地发生的。
2.冲击:西方的兴起。欧洲基督教文明作为一个独特的文明最早出现于8世纪和9世纪。11-13世纪之间,欧洲人借鉴了伊斯兰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适当因素,并使这一遗产适应于西方的特殊条件和利益,在此推动下,欧洲文明开始发展。12和13世纪期间,西方人建立了对地中海的有效统治。到1500年,欧洲顺利进行了文化上的文艺复兴。社会多元主义、扩大的商业和技术成就为一个全球政治的新纪元提供了基础。
文明之间断断续续的或有限的多方向的碰撞,让位于西方对所有其他文明持续的、不可抗拒的和单方向的冲击。15世纪到18世纪,整个西半球和亚洲的一些重要部分被置于欧洲的统治和控制之下。1800年欧洲人或前欧洲的殖民地控制了地球表面土地的35%,1878年,这个数字是67%;1914年为84%。在欧洲扩张过程中,安第斯文明和中美洲文明被有效消灭了,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非洲文明一起被征服,中国受到渗透并从属于西方文明,只有俄罗斯、日本和埃塞俄比亚这三个在高度集权的帝国权威统治下的文明得以抵抗西方的冲击,并维持了有意义的独立存在。这四百年之久的文明间关系是由其他社会对西方文明的从属所构成的。
西方扩张的直接根源是技术,如航海工具、军事能力。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而是通过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
到1910年,世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连为一体。此时,文明意味着西方文明,国际法意味着西方国际法,国际体系是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其主体是主权而文明化的民族国家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领土。这一由西方所确定的国际体系的出现,是公元1500年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全球政治的重大发展。
1917年,由于俄罗斯革命,民族国家冲突之外又加上了意识形态冲突,首先是法西斯主义、***产主义和自由民主之间的冲突,然后是后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冷战中,这些意识形态体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身上,两者都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来确定自己的认同,两者又都不是欧洲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文明的产物。但它既没有在那儿扎根,没有在那儿取得成功,而现代化的和革命的精英把它引入到非西方社会。
3.相互作用:一个多文明的体系。在20世纪,文明之间的关系从一个文明对所有文明单方向影响所支配的阶段,走向所有文明之间强烈的、持续的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的阶段。这时,西方的扩张终结了,对西方的反抗开始了。西方的力量相对于其他文明的力量不规则地下降了,虽然时有中断和倒转。
20世纪重大的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社团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保守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基督教民主,它们在一点上是***同的,即它们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文明产生过一个重要的政治意识形态。然而,西方从未产生过一个主要的宗教。世界上伟大的宗教无不是非西方文明的产物,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先于西方文明产生的。当世界走出其西方阶段时,代表晚期西方文明的意识形态衰落了。它们的地位被宗教和其他形式的以文明为基础的认同和信奉所取代。西方所造成的文明间的政治思想冲突正在被文明间的文化和宗教冲突所取代。
全球政治地理因此从1920年的一个世界走向20世纪60年代的三个世界,然后走向20世纪90年代的6个以上的世界。与此相伴的是,1920年的西方全球帝国收缩为20世纪60年代的较为有限的“自由世界”,然后进一步收缩为20世纪90年代的更为有限的“西方”。
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到二十世纪末已膨胀为普遍的和狭隘的自负,自以为欧洲的西方文明现在是世界的普遍文明。
五、普世文明:含义
1.含义
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同的价值观、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在所有社会里,人类具有某些***同的基本价值观。
“普世文明”一词可以用来指文明社会所***有的东西,这些使它们区别于原始社会和野蛮人。它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许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价值观和主张。这可以被称为“达沃斯文化”。达沃斯人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国际机构、许多世界管理机构,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军事职位。达沃斯文化因此极为重要。
普世文化,还意味着一种思想得到发展。即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
对于普遍大众文化,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传媒,而非消费品。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和录像业地控制甚至超过了它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都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情况反映了两个现象。第一是人类对爱情、性、暴力、神秘事物、英雄主义的财富的普遍兴趣;第二是受利益驱使的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利用这些兴趣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然而,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证据证明下述假设:普遍的全球通讯的出现正在导致观点和信仰的趋同,而人们会根据自己先前存在的价值观和观点来解释这些通讯。
全球通讯是西方权力最重要的当代表现形式之一。然而西方的这一霸权鼓励了非西方社会中的民粹主义政治家谴责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并集结他们的公众来保护其本土文化的延续和完整。因此,西方控制全球通讯的程度是非西方民族对西方不满和敌视的重要根源。
2.语言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如果一种普遍的文明正在出现,那就应当出现一种普遍的语言和普遍宗教的趋势。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出现通用语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拉丁语,在西方几个世纪中是法语,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是斯瓦西里语,20世纪后半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英语。
通用语言存在的前提是存在着相互分离的文化。通用语言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消灭它们的方式。它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认同和社会群体的根源。
语言和权力。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的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者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
假如在遥远的的未来某一天,中国取代了西方成为世界占优势的文明,英语作为世界的***同语言就将让位于汉语普通话。
3.宗教
20世纪末,宗教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全球性的复兴,这一复兴包含了宗教意识的加强和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它因此扩大了宗教之间的差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两个改宗力最强的宗教。西方基督徒1900年约占世界人口的26.9%,1980年占30%。穆斯林增加得更快。从1900年的12.4%增长到1980年的18%。基督教主要是通过使人皈依来传布,而伊斯兰教则是通过使人皈依和人口繁殖来传布。
六、普世文明:来源
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文明社会的意识形态。普世文明的思想在其他文明中几乎得不到支持。非西方把西方视为普遍的东西视为西方的。西方人宣布为有益的全球一体化先兆的东西,却被非西方人宣布为邪恶的西方帝国主义。
人们往往根据他们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来界定自己的身份。随着通信、贸易和旅游的增长,扩大了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日益赋予其文明认同以更大的重要性。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文明的、社会的和种族的自我意识加剧了。
七.西方与现代化
普世文明的出现,也被看作是自18世纪以来持续进行的广泛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多样化的职业结构。它是始于18世纪的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惊人扩张的产物。这一扩张使得人类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控制和营造他们的环境。
现代化是一个革命进程。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文化极大地不同于传统社会。作为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文明,西方首先获得了具有现代化的文化。当其他社会获得类似的教育、工作、财富和阶级结构的模式时,这一现代西方文化将成为世界的普遍文化。
使西方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有:
1.古典遗产。包括希腊哲学、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
2.天主教和新教。从历史上来说,这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征。
3.欧洲语言。被宽泛地划分为罗曼语系和日耳曼语系。
4.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在整个西方历史上,先是唯一的教会然后是许多教会与国家并存。上帝和皇帝,教会和国家,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在西方文化中始终普遍地是二元的。除西方文明之外,只是在印度文明中也才有宗教和政治如此明显的分离。作为西方文明象征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分离和一再出现的冲突,在其他文明中并不存在。这种权威的分裂极大地有利于西方自由的发展。
5.法治。法制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核心观念,继承于罗马,发展于英国。法治的传统为宪政和人权保护奠定了基础。而在大多数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响思想和行为方面是一个不很重要的因素。
6.社会多元主义。历史上,西方社会一直是非常多元化的。西方的独特性是多样化自主集团的兴起和延续,它们并非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婚姻基础上。大多数西欧社会包括相对强大和自主的贵族的力量、大量农民和虽然为数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贾阶级。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封建贵族的力量在限制绝对君主制稳固扎根的能力方面特别重要。欧洲的多元性与同时存在于俄罗斯、中国、奥斯曼帝国和其他非西方社会中的市民社会的贫困、贵族的虚弱和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7.代议机构。社会的多元性最初导致了等级、议会和其他代表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团的利益的机构,这些机构提供了在现代化过程中演变为现代民主体制的代议制形式,并成为扩大政治参与的工具。没有任何其他的当代文明具有与之相比的可以追溯到1000年以前的代议机构的传统。
8.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产生于14和15世纪,到17世纪在西方被普遍接受。在20世纪的各文明中,个人主义仍然是西方的显著标志。但是,这一在西方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最不重要。西方人和非西方人都一再把个人主义视为西方主要的区分标志。
上述这些因素单独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西方独有的。然而,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却是西方独有的,是它们赋予了西方独特性。它们至少形成西方文明必不可少的持续不变的部分核心内容。它们是西方之为西方的东西,但不是西方之为现代的东西。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使西方能够在实现自身和世界的现代化中起带头作用的因素。
八、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作出回应:
1.拒绝主义。19世纪期间,西方的权力使得非西方社会越来越难以坚持,而且最终不可能坚持纯粹的排斥主义战略。20世纪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以及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极大地提高了排斥的代价。在一个现代性开始占压倒优势和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完全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2.基马尔主义(凯末尔主义)。即拥护现代化和西方化。这意味着一个困难的和痛苦的做法:摧毁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之久的文化,用从另一个文明引入的全新的文化来取代它。
3.改良主义。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这种选择一直是最流行的。
关于现代化和西方化。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观、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较多现代化和较少西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