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

 1、积木各小组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

 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

 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

 (3)比一比

 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

 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

 (4)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

 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

 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

 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5)摆一摆

 a:你能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用牙签来摆一摆吗?学生活动,教师适当指导。

 b:抽生实物投影较对,有不同摆法的举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小结回顾

 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四、深化练习

 1、课件出示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有哪几种图形?请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有哪3个,你能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吗?课件闪烁。长方形呢?三角形有几个?一起数一数。圆形呢?

 2、拼图

 (1)出示范品: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找一找在这幅图里有哪些图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这些图形拼一幅漂亮的图画吗?听音乐,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拼的图画最漂亮。

 (2)小组合作活动。

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海底世界——数数

 2、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1-10各数的认识

 (2)0的认识

 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10以内数的加法

 (2)10以内数的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探索规律

 4、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

 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

 (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

 (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我又换牙了——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

 (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2、教学广场找规律

 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

 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5、雪山乐园——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难点:统计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这样就需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同学,通过不同方向的介绍,明确前后的确定与面对的方向有关,为分清左右突破难点,学习左右时采用介绍同学、作游戏解决生活问题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