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有哪些特点?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统计的特点主要有四性:即数量性、总体性、整体性、社会性。最基本的特点是数量性和整体性。
1、数量性:统计学的认识力首先表现它以精确的和无可争辩的事实作为基础,同时,这些事实用数字加以表现,具有简短性和明显性。数量性是统计学对象的重要对象特点,这一特点也可把它和其他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
2、总体性: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统计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点与自然技术统计学有所区别。
扩展资料:
数理统计学派奠基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1796-1874),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概率论书简》、《社会制度》和《社会物理学》等。
19世纪中叶,他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学在“政治算术”所建立的“算术”方法的基础上,促进了统计的精确化。他最先提出,用数学中的大数定律——平均数定理,作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工具。他提出,社会现象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的。
但他在解释社会规律时,不能正确地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区分开,提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永恒不变的错误观点。凯特勒写过不少运用概率论的著作,到19世纪60年代,他又进一步将国势学、政治算术、概率论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之形成近代应用数理统计学。
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数”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当时的“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内容仍然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1830年-1849年,出现了所谓“统计狂热时代‘’,各国相继成立了统计机关和统计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