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地论师研治经论,并不局限于《十地经论》,如慧光即有《华严》、 《涅盘》等注疏十余种。由于地论学先后受到涅盘学、摄论学的影响,所以其思想比较庞杂,论师之间的分歧也就在所难免。考察地论学南、北二道的分歧,大约有三个方面:依持说、佛性说、判教说,其中以佛性说为核心。
在依持说方面,北道系统讲染净缘起,即以阿黎耶识为依持;认为世界万法由阿黎耶识缘起,摆脱轮回、成就佛道的关键在于阿黎耶识内部染净的转化。这种说法与摄论师关于阿赖耶识通于真妄、染净的说法相近,但不如摄论学理论的系统和缜密,也不如摄论学影响的广泛,所以后来被统一于摄论学。南道系统讲真如缘起,即以真如为依持;主张宇宙万法由真如缘起,所以成佛的关键就在于认识真如。慧光兼修《华严》,《华严》提倡“一真法界”为宇宙的本体,主张“真如缘起”说,这一思想很可能造成对南道系的重大影响。其结果,南道系的有关思想后来为华严学者所资取;随着华严学说的兴起,地论南道的独立地位逐渐丧失。至澄观著《华严疏钞》,将《十地经论》完全融入华严学说,地论学宣告结束自己使命。
佛性说上的分歧源于依持说。因有阿黎耶识与真如的分别缘起,所以有佛性“当有”与“现有”的区别。据道宣《道宠传》说: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玄奘在《启谢高昌王表》中也有相似的说法: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二道。纷纷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二十多年后,玄奘回忆当年赴印度留学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为了解决佛性问题,寻找佛性论的正确答案。他说:信夫汉梦西感,正教东传,道阻且长,未能委悉。故有专门竞执,多滞二常之宗;党同嫉异,致乖一味之旨。遂令后学相顾,靡识所归。是以……决志出一生之域,投身入万死之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所谓“当、现二常”、“二常”,是指佛果的当常、现常,即始有、本有,或当果、始果;“常”在这里指佛性。自从《大般泥洹经》传入内地后,在佛性论上出现当、现两种对立的看法,涅盘学内部长期争论不息,并扩大到其他学派之中。至《十地经论》译出,南、北二道在此问题上认识分歧,成为根本性对立,引起佛教内部的广泛注意。玄奘乃试图从佛教的发详地印度获得正确答案,而他也自以为已经获得了。 地论师原来兼通《涅盘》,对佛性问题讨论较多。北道系统因主张以阿黎耶识为依持,所以认为,阿黎耶识中的有漏种子必须经过熏习而转化为无漏种子;所谓众生悉有佛性,是指众生经历后天的熏习,最后必当成佛而言。这是佛性后天始有说(即当常或当果说)。这种主张显然与摄论师相近,属于佛性论中比较保守的部分。南道系统因主张以真如法性(或如来藏、清净阿黎耶识)为依持,所以认为,如来藏真如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众生佛性与生俱生,只要去除污染障蔽,使本有清净佛性得以显现,即可成佛。这是佛性本有说(即现常或现果说)。这种主张属于佛性论中比较激进的部分,适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受到僧俗两界的普遍欢迎。南道系的发展与它的佛性本有说有着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当时四卷本《楞伽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和十卷本《楞伽经》(北魏菩提流支译)都已译出,从思想内容上看,北道系的主张似与十卷本相通(主染、净二心),而南道系的主张则似与四卷本相联系(主自性清净一心)。
地论师判教方面的分歧,主要是四宗、五宗之说。四宗之说为南道系所主张,即把全部佛教划分(归入)为四宗,它们是:因缘宗(指《阿毗昙》),假名宗(指《成实论》),不真宗(指《般若经》、“四论”等),真宗(指《华严经》、 《涅盘经》、 《十地经论》等)。北道系则主张五宗,即从前四宗中单独划出《华严经》,另列“法界宗”。 由于地论师在许多理论问题上争论不休,意见不能统一,所以有人就着手做调和的工作,《大乘起信论》大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就地论学派的传承而言,北道系在道宠后,除了门下志念外,其余弟子均无传记可考。据道宣《志念传》,志念在受具足戒后,问道邺都,“又诣道宠法师学《十地论》,听始知终,闻同先觉。”(《续高僧传》卷十一)是对《地论》具有很高修养的学者。南道系在慧光后,则人才辈出。法上是慧光弟子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他从慧光受具足戒后,往来于邺、洛之间,广泛求学。“既慧业有闻,众皆陈请,乃讲《十地》、 《地持》、 《楞伽》、 《涅盘》等部。轮次相续,并著文疏。”著有《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等,现仅存《十地经义疏》一、二卷。他曾受东魏大将军高澄之请而入邺,后又受北齐高洋的崇敬,成为两代昭玄曹僧统,主管僧侣事务近四十年,所部僧尼二百余万,寺庙四万余所。地论学因此之故,乃成为北朝后期最为煊赫的佛教力量。法上弟子有慧远、法存、灵裕、融智等,而以慧远最为著名。(净影寺)慧远于二十岁从法上受具足戒后,曾从大隐律师学《四分律》,研习五载,此后仍专师法上,绵笃七年。据载他“迥洞至理,爽拔微奥;负笈之徒,相喧亘道”,“在邺创讲《十地》,一举荣问,众倾余席。自是长在讲肆,伏听千余。意存弘奖,随讲出疏”(《续高僧传》卷八《慧远传》)。著有《十地疏》七卷、 《地持疏》五卷、 《华严疏》七卷、 《涅盘疏》十卷等,又撰有《大乘义章》十四卷、《大乘起信论义疏》四卷。慧远弟子众多,如灵粲、慧迁、智嶷、智徽、辩相、玄鉴、道颜、僧昕等人,都是《地论》名家,他们的影响及于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