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还旧司法解释

法律主观: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今日上午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民间借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的有关情况。该司法解释要点如下: (一)关于民间借贷的界定。解释第一条第一款开宗明义“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这个界定体现出了民间借贷行为特有的本质和主体范围。从称谓的形式上明晰了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区别,也从借贷主体的适用范围上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区分。 (二)关于民间借贷案件涉及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交叉的规定。在 民间借贷纠纷 当中,此类案件往往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 非法经营 等案件交织在一起,出现由同一法律事实或相互交叉的两个法律事实引发的、一定程度上交织在一起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即民刑交叉案件。民刑交叉问题主要包括刑民程序的协调与实体责任的确定两个方面,这一部分主要包括: 1、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这一规定有利于公检法三机关在打击和处理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时能够更好地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2、对于与民间借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将犯罪线索材料移送侦查机关,但民间借贷案件仍然继续审理; 3、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 担保人 承担 民事责任 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三)关于 民间借贷合同 的效力。鉴于民间借贷合同的特殊性,司法解释在这一部分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1、自然人之间民间借贷合同的生效要件; 2、企业之间为了生产、经营需要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只要不违反 合同法 第52条和本司法解释第14条规定内容的,应当认定民间借贷 合同的效力 ,这也是本司法解释最重要的条款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有一些情况之下,当事人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是非常不乐观的,一种情况之下会选择一个借款,而这样的一种自然人之间的借款的话,它也是存在着,只是交付的,就是将这样的一种债权的权力让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