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权益的区别

1、定义不同:权益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会计学上指资产。属于所有人的叫做所有者权益,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叫做债权人权益。两者总称为权益。权利是指: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该进行一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该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

2、范围不同: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范围更广,而权利只是价值的付出与回报,至于利益是否获得就未定。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民事权益是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民事权益即为民事权利与民事利益。由此而来,民事权利即为民事主体依据民法而取得的为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民事权益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民事权利与民事利益。

民事权益分类如下:

1、人身权益(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

2、物权(担保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

3、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

4、其他(继承权、股权)民事权利: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写入民法典;明确债权定义: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及其他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规定民事权利取得四种方式: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其他(兜底)。

权利是法律概念,是指法律赋予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以及要求他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除法律规定剥夺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公民除外,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法律同等保护。但是,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损害他人、社会、国家、集体的利益和权利,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权利不再受保护。

权益是权利和利益的结合体,是法律概念。合法权益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注意公民在维护合法权益时,要运用法律武器,采用合法方式,而不能用非法方式,否则自己的权益不仅得不到维护,反而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六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