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申诉制度

唐代的申诉制度主要包括级别限制和程序规定、直诉制度、登闻鼓制度、法律处罚、上诉复审和奏报复审这几个方面。

1、级别限制和程序规定:根据唐朝的诉讼制度,诉讼必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即从县、州到中央,不允许越级上诉(越诉)。如果违反这一规定,无论是越诉者还是受理越诉的官员,都会受到处罚,如笞刑。

2、直诉制度:在特殊情况下,如冤案被压抑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申诉,当事人可以采取直诉的方式向皇帝直接告诉。这通常包括“邀车驾”(在皇帝出行时拦车申诉)和击“登闻鼓”等形式。然而,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申诉不实或者冲撞了皇前仪仗队,申诉人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3、登闻鼓制度:唐朝设立了登闻鼓作为直诉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众可以在申诉无门的情况下击打登闻鼓,以引起皇帝的关注。隋朝已有相关规定,而到了宋代,这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来处理这类申诉。

4、法律处罚:对于申诉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法律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例如,告诉不实者会被杖刑80下,冲撞皇帝仪仗队申诉者会被杖刑60下。同时,主管官员如果有应受理而不受理的情况,会加罪一等。

5、上诉复审和奏报复审:唐代的诉讼复审分为上诉复审和奏报复审两类。上诉复审是逐级上诉申理的过程,由诉事词状启动;奏报复审则是由法定职责引发的,通常涉及到法司申报待覆的问题。

唐朝审案的机构:

1、大理寺:大理寺是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大理寺的长官为卿和少卿。对徒刑、流刑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判决后直接报请皇帝批准后才能生效。此外,大理寺对刑部移来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审之权。

2、刑部: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它不仅参与案件的复核工作,还负责制定和修订法律,管理监狱和刑罚执行等事务。刑部的长官为尚书和侍郎。

3、御史台:御史台是监察机关,但也具有一定的司法职能。它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查处贪污腐败和违法行为,同时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特别是与官员违法有关的案件。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

4、地方司法机构:在地方上,设有州、县两级司法机构。州设司录参军或司法参军负责司法事务,县设司法佐、史等职位处理地方诉讼。

5、三司推事:在遇到大案要案疑案时,通常会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同审理,这种制度被称为“三司推事”。这种互相制约的机制,加强了皇权对司法机关的控制,也旨在确保公正审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