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
2、内容: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统一货币,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改革军队编制,颁布征兵令。
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仿效西方司法制度,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
3、意义: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采用君主立宪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政权。促使中国的清王朝改变政治体制,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开始了“君主立宪”的道路。
扩展资料
给中国的启示
1.既要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防止和剔除其消极落后的成分,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也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坚持改革开放,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3.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因为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感情上的***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是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4.改革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体制;
5. 改革要彻底,要顺应时代潮流。
百度百科-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