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学前教育以公元前几世纪为分界线

古代印度学前教育以公元前6世纪为分界线,可以分为婆罗门教的学前教育和 佛教 的学前教育。

古代印度学前教育以公元前6世纪为分界线,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是公元1世纪以前,主要是在宫廷中。从3至4世纪的笈多时代开始,随着婆罗门教的衰落,佛教在印度兴起,幼儿园教育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5至6世纪的贵霜帝国时期,幼儿教育已相当普遍了。7世纪以后,由于种姓制度的盛行,儿童入学受到限制。9世纪初,戒日王推行佛教改革,使寺院成为重要的教育机构。10世纪末,阿育王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对学校进行整顿、规范,使学校教育制度化、系统化。11~12世纪,因陀罗笈多王朝时期,国家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提倡全民学习,并设立专门的学校。15~16世纪初,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实行开科取士,兴办新式学堂。18~19 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入侵后,强迫当地人民接受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20 世纪初,英印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所有小学都要实施英语教学。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水平。

婆罗门教育是以维系种族压迫为核心目的,佛教教育则以主张吃苦修行、消极厌世、追求来生为基本特征。具体说来,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通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的教育主要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婆罗门为教育的最高使命,具有强烈的贵族性,父亲的角色在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子弟通常把大多数时间放到学习父辈行业的知识技能方面,首陀罗种姓的子弟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被奴隶主视为牲畜和会说话的工具,经常被随意打骂、处罚、转让和出售。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逐渐取代了婆罗门教,成为印度国教,是当时的反婆罗门教思潮之一。佛教主张善恶报应、生死轮回;反对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强调信仰平等、普度众生,追求大彻大悟。佛教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表现为:首先,主张四种姓平等,广泛传播人民群众接受初等教育的原望,其次,强调用方言代替替文进行教学。佛教的学前教育般在家庭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