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个人和企业如何用保险规避风险
近日,由浙江保监局主办、浙江省保险学会承办的保险大讲堂在浙江图书馆举办, 个人:保障为王,储蓄为后 “‘保障为王、储蓄为后’的理念应当成为家庭理财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法则。”在郝演苏看来,防止各种家庭财务风险,是每个人应该提前意识到的。对目前投资型保险产品因兼具保险和投资双重功能而受到市场热捧,郝演苏认为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保险的优势在保障,而不在理财。保持稳定的、适合家庭成员需要的保险,保证在发生意外时的资金需要,才是规避风险的第一步。”郝演苏为大家打起了算盘,“该项支出应当占家庭总收入的30%;其次,为方便日常生活资金周转,必须保持适度的储蓄余额;在年龄、投资知识、财力与心理承受力许可的前提下,也可适当投资股票及衍生理财产品,但该项支出应控制在家庭总收入的20~30%。” 根据不同年龄层的中等收入人群,郝演苏也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理财方案:30~40岁人士的子女年龄较小,若自己发生意外,留给父母的经济压力会很大,所以适合投保一些保障金额较高的重大疾病险、人身意外险和相关的责任保险;对于40~50岁人士,在拥有适当的储蓄基础上,更需要加大对养老保障计划的投入。 企业:学会用保险转移经营风险 对于浙江中小企业的保险状况,郝演苏也有自己的看法:“浙江中小企业比较活跃,但有些中小企业主过于注重财富积累,而忽略了保障问题。另外,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企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造成浙江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与浙江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下,郝演苏建议浙江的中小企业主加强保险意识,防止在经营不景气的时候因无力应对一些重大事故而出现企业财务和社会责任风险。建议企业主持续购买企业财产险、车辆险等财产保险,并适量购买雇主责任险,对从事高危险性工作的员工则应投保意外险。另外,浙江中小企业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比较多,对于这些企业货款能否按期收回至关重要,因此,出口信用保险就显得必不可少。 “浙江保险市场的潜力很大,关键是保险公司能否量体裁衣地开发出适合的保险产品;保险营销员则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和专业素质,了解客户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