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不起来的童年

在某次"父母研讨会"上,导师引领大家做完"应对姿态"冥想时,一位40多岁的刚强父亲忍不住流下泪水,并与我们分享他的"悔恨".

他是一位13岁女孩的父亲,但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他女儿.在一个夜晚,一次争吵后,他嚷着逼迫女儿同意写作业,并且以菜刀吓唬.女儿转身跑走,跑进黑黑的夜里,与他失去联系,从此不认他作父亲.

我不知道这位父亲多么想回到从前,摇醒沉睡的自己;我只知道当时她的女儿面对陌生的父亲,内心是多么绝望.

小学同学娇每次提到父母,都会眼含泪水,似乎往事不可追忆.至今,我还深刻地记得,她曾提到的"羊羔血案".

农村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带家里的小羊外出吃草.小羊,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日子从指间滑落,积攒满满娇跟小羊的感情.

他们一起爬山坡,一起唱歌,一起吹风.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在某天放学后,化为乌有.

那天,娇回家找不到小羊,问爸妈.爸妈却笑嘻嘻地问她是否要吃羊肉!!!

娇跑出家门,俯地大哭.她哭的不仅是小羊的离去,更多是对父母的心碎.

童年时代,父母是我们的天,是我们的全部.至今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被父母责打时的心痛,一鞭子,一鞭子,皮肉开了,心也绝望了.父母的任何一句评论,拼凑出我们的生命.

父母负责缝合我们的童年.而没有不用心的父母,轻则将自己孩子的童年缝合针脚不齐,重则是一碰就散乱.

最近5岁儿子淼生气时,就大喊大叫"我好痛苦,你不能这样!"

我吃惊且慌乱地在记忆中搜寻,他在什么情况下学会了"痛苦"这个词?哦,原来,那个与孩子他爸吵架的夜晚,我们说的每一个词都被他吸收了,我们在一起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为他创造了一个能量场,或者正面或者负面.

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疾病和家庭创伤的故事.作者戴维*斯摩尔用黑白图像回忆自己的童年.

家一定是生活的港湾吗?小小的David心里一直以为,妈妈是爱他的。直到真相将他的幻想击破。妈妈并不爱他,或者妈妈以为自己爱,在David眼里那不是爱.

未经讲述的过去不会过去。 半个世纪后,成为著名插画家的David决定讲述那段黑白无声的童年回忆。

当家没有温度,家庭成员没有互相滋养,梦魇便会开始. 父母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幸运的是,David幼年便沉迷绘画,通过心理咨询,他将此闪光点放大,支撑他前行.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童年不可回去.可是,我们的孩子有机会不再被轮回.

我们可以选择学习,选择创造正向的能量场 ,选择同孩子一起成长.

就像David的那个梦.

我们可以选择不再去轮回,可以不再去重复父母的过失. 即使你出生在最糟糕的家庭,你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你选择跟他们同流合污,让他们蹂躏,还是自己走出自己的道路?你有意识,你有元认知力。不盲从,即使他是你最亲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