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提醒:胡吃海喝要不得警惕心脑血管病突袭
万家团圆时刻,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电话声仍此起彼伏,每一个电话都连接着不幸。
去年,从大年三十零时至正月初五零时,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诊1217人次,其中心脑血管病241人次;交通事故外伤123人次;其他内科疾病226人次;酒精中毒88人次;其他类别外伤210人次;儿科26人次;煤气中毒60人次。
提醒您,在和家人分享新春快乐的同时,莫忘绷紧健康安全这根弦。结合往年春节期间容易出现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相关医疗专家,在春节来临之际,为您拉响“健康预警”。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吃出急性胰腺炎
典型病例——何先生是驻马店人,的爱好就是喝酒。“他喝酒很厉害,我们那一片儿的人都喝不过他,都叫他酒神。”何先生的妻子说。何先生起先是喝白酒,后来发现记忆力变得很差,就改喝啤酒了。“家里有个大茶杯,一次可以装下两瓶啤酒,他一喝都能喝两茶杯。”何先生的妻子说他喝啤酒已经喝了三四年了。
2009年除夕夜,何先生边看春节晚会边喝酒,啤酒喝了十来瓶,觉得不过瘾,又喝了一斤多白酒,其中还包括一杯酒头。趁着酒劲,他又吃掉了一斤多狗肉。“当时没啥事,第二天就出现肚子胀、呕吐、肚子疼、发热等症状,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是急性胰腺炎。”何先生的妻子说。
健康预警——河南省营养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室主任陈永春:何先生已经对酒产生了依赖性,弃白酒而喝啤酒的做法,只是一种妥协代替的方法。过量饮酒和高蛋白食物——狗肉的过多摄入引发了急性胰腺炎。一般来说,饮酒后1~8小时,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就会显现出来。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张玲: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损伤所致的急性炎症。春节期间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发时节,这与暴饮暴食有关,而且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极高。
过节了,有些人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如果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吃大量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会刺激人的胰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原来胰管就不太畅通,胰液会倒流入胰腺组织内。胰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如果胰液接触到皮肤,也会伤及皮肤,一旦外渗进入胸腔、腹腔,对这些器官的损害极大。
急性胰腺炎救治成功率低,还与它的症状不明显有关,早期较难发现。一旦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黄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切忌强忍,期待病情缓解,或自己口服止痛药。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管好嘴,要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要少饮酒。
频繁醉酒易患老年痴呆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秉辉教授说,醉酒对身体损伤很大,尤其是肝脏和大脑,经常性醉酒会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综合征的风险。
牙齿受累易伤易病
典型病例——2009年大年初二,新婚的刘先生第一次陪妻子回娘家走亲戚。妻子家非常重视,中午吃饭时大舅子陪新女婿。席间,觥筹交错,喝了一瓶白酒后,大舅子提议再来两瓶啤酒,由于没找到开瓶器,刘先生张嘴就去咬酒瓶盖。“嘎嘣”一声,刘先生赶快停下来,摸摸牙齿,除了疼一点之外,并未脱落。可是,那颗受伤的牙齿从此不敢再咬任何稍微硬一点的东西,且颜色也变得灰暗了。
健康预警——郑州市口腔医院副院长韩峰:春节期间,最忙的是嘴,最累的是牙。历年春节,我们医院都会接诊各类牙病患者,有牙崩的,有牙裂的,还有吃喝过多造成牙周炎、牙髓炎的。
春节期间饮食无度又不注意口腔保健,最易患急性牙髓炎和急性牙周炎。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的那种疼痛。牙龈出血也很常见。牙龈出血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受到轻微刺激,如刷牙、进食、吮吸时即出血,这种出血大多能自行停止,出血量较少。另一种情况是在无任何刺激时自动流血,出血量较多,偶尔有牙痛,这就要考虑牙龈炎症。春节期间关爱牙齿,不要过度进食辛辣之物,比如辣椒、高度白酒等。
酒桌上的法律责任
春节聚会饮酒,几乎每个成年男人都躲不过,每年都有因过多饮酒丧命的案例。近几年,不断出现聚会饮酒死亡者家属状告同桌劝酒人的官司。那么是不是只要醉酒死了人,与其***同进餐的酒友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呢?
河南荟智源策律师事务所主任黄琨律师指出,并不尽然。在喝酒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原则上责任自负。对于因喝酒产生的损害后果,本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不过,在以下四种情形中,酒友是必须担责的:
一是强迫性劝酒。即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对方饮酒,甚至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喝酒。
二是未将醉酒者送到安全地方。如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应当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三是酒后实施不法行为而未加劝阻。如对于醉酒者,清醒酒友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
四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黄律师奉劝大家,在饮酒、劝酒、喝酒时,一定要讲求酒德酒风,多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以免招惹来不必要的纠纷、麻烦,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酗酒者心灵实录
有人因苦闷而饮,有人因喜好而饮,有人因无奈而饮。不管哪种因素的醉酒,滋味都不好受。春节在即,用一位深受酒精之害的男士的心灵实录警示读者,春节饮酒要适量。
我在单位搞销售,销售工作其实就是用酒搞公关。每年的12月和1月,都是我应酬的高峰。前几天我查了一下日记,在刚刚过去的这60多天里,我参加了20多次酒宴,平均三天醉一次,每一次都喝半斤多白酒。
从1月31日到2月2日,这三天我连续喝酒。最后一次3个人喝了2斤白酒,我记不清酒宴是如何结束的,也记不清我是如何到家的。第二天酒醒后,挣扎着爬起来,头晕腿软,喝了一碗羊肉汤,据说这样养胃,还可以解酒。
上午与客户谈事情,简单寒暄后,就进入正题。坏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究竟怎么了?不敢决定、怀疑自己、担心会出错,这就是当时的全部心态。勉强结束谈话,我心里很清楚,事办砸了!
中午吃工作餐,仍然很虚弱。我突然问自己:“我能挺过去吗?我是不是要死了。”接着,这种可怕的感觉迅速增强,看着小餐馆里的碗、碟,我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用它们了;春节本想回老家看望父母,也许回不去了,他们一定很伤心;还有不少工作没做完,领导寄予厚望,辜负他老人家了。餐馆里人声喧闹,但声音好像隔着一层膜,并没有钻到我耳朵里。
我控制不住这种悲观情绪,下午请了假,回家睡觉。坐在出租车里,外面的城市好像不认识了。那一刻,我觉得灵魂已离开身体,恐惧感更强了。
到家时,我上完厕所,又返回卫生间,查看水龙头关好没有,看一遍,没有问题,关上门,但又疑心是不是看错了,再次查看,就这样重复了三四遍。天然气会不会漏气?我又去厨房,确认没事,但还是担心,又反复了三四遍。因为从事医学工作,我知道自己这种奇怪的举动在医学上叫“强迫行为”。我竭力控制自己不那样做,但控制不住。
勉强安定下来,我昏昏沉沉睡了。醒来时,体力感觉好一点了。晚上还有应酬,我一口酒也没敢喝。我对他们的话题提不起一点兴趣,我在心里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客套话。我也弄不清,是他们不真实,还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我开始出冷汗。
我的这些感觉只能藏在心里,和谁说呢?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距离,这是人际交往的潜规则。我知道自己可能面临精神崩溃,但,我不能向任何人求援。晚上回家洗脸时,我清晰地听到了手机铃声,但跑到卧室一看,手机并没响。我知道,这是幻听。
在这种不真实的感觉中,我度过了4天。当我与从医的朋友聊起这些事后,终于弄清,自己这种心理体验实际是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人格改变。而停酒后,我的那些濒死体验,实际是酒精依赖患者戒掉酒精后产生的症状。
多数酗酒者弄不清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那些感觉,他们将其归之于某些诡异的因素。我今天把这种心理活动公之于众,希望所有酗酒者和我一起,戒!
天寒地冻谨防心梗
典型病例——服用抗生素后饮酒导致心梗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杜廷海的印象里,去年的大年初一是个耐人寻味的日子——该科一***接诊两名患者,病因、病名都完全一样。而且,与前年大年初一接诊的病例一模一样——“服用过头孢类抗生素饮酒”。
去年大年初一下午两三点钟,心内科相差不到半个小时先后接诊两个急病休克男子,经诊断都是心肌梗塞。原因是由于感冒,一直服用着头孢类抗生素。一个是头天晚上服用的,另一个是当天上午服用的。经紧急抢救,二人都转危为安。
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当他问病人“为什么服用过头孢类抗生素还要饮酒”时,第一个病人回答道:“隔那么久,还会有事儿?!”第二个病人回答道:“就一小盅呀,半两都不到。”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那么,中间一定要相隔至少三昼夜时间。”杜主任说,“大家一定要记住,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饮一当十!也就是说,喝一两酒相当于喝了一斤酒。”
心梗之于春节
春节期间,往往天气非常寒冷,而且人们应酬多,有心血管病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们,若不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就有可能受到冠心病尤其急性心梗的侵袭。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不完全统计,近期他们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显著增多,是平时的两倍,其中不仅有中老年人,还有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有的因病情重、抢救不及时在院外猝然离世,很是令人惋惜。
除了“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外,天冷、吸烟、过劳也是在春节期间心梗突发的几大诱因。寒冷刺激不仅可使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膳食变化、活动减少、情绪低沉等,而这些也都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如此一来,就容易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心梗。
再者,冬天因天气变化,人体抵抗力减弱,尤其老人易发生感冒和气管炎、肺炎等,而这些感染性疾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脏病,造成心梗及心脏猝死。因此,寒冷天气,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时戴上帽子、手套及口罩等,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降温和大风雪等恶劣天气,减少外出和室外工作时间,谨防感冒。
杜廷海还指出,春节期间,医学研究发现,暴饮暴食可以诱发心梗。
如何避免心梗?
对于如何有效避免心梗,杜廷海说,冠心病人不宜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鱼大肉不可多吃,因其易引起血脂升高。也不可过于劳累。心情不能大起大落。如果要出门,不能陡然出去,一定要在门边站一会儿,适应一下外面的温度才开步走。
心梗有什么征兆呢?杜廷海说,如果感觉到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就应警惕了。这时如有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一定要赶快服用,如不缓解立即送往医院,越快越好。
血压波动引发中风
典型病例——大年初二进医院王新志,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谈起春节期间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典型病例,他说无非是中风。去年春节,他大年初二值班,就遇到了一例中风患者。
老李,男,58岁,是个高血压患者,平时在郑州市交通路某家属院住,为了享受年味,去年春节他带领家人回市郊的老家过年,由于农村没有暖气,他受了凉,先是口角歪斜,再是止不住地流口水,他觉得很奇怪,心想都大年初一了,去看病多不好,就挨了一个晚上,不料到第二天起床,突然发现左侧身体使不上劲了。家人慌忙打120,进了医院。王新志教授正好值班,诊断他患了脑梗塞。
同一天,还有个患者老张,男,62岁,管城区老市民,也是个高血压患者,大年初二上午,看到孙子一直在院子里放炮,他曾亲眼目睹过放炮伤人的情景,于是出去制止,不料孙子不听,儿媳妇见状,抓了把扫帚上前打了孩子一下,这下把老张心疼坏了,就责备起儿媳妇来。儿媳妇很委屈地说:“你是为孩子好,我也是为孩子好,打他一下又咋啦?”老张生气地说:“孩子说得打不得,我的孩子我都没动过一根指头,孙子咋能让随便打?”二人发生口角。老张一时激动,上前几步,想把儿媳妇手里的扫帚夺走,不料一不小心摔倒在地,顿时不省人事。拉到医院一看,竟然是脑出血!
“脑梗塞和脑出血都是中风,88%的脑梗塞患者常年高血压,而100%的脑出血患者常年高血压。”王新志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冻不得、气不得,这两个发生在大年初二的病例很有代表性。对于过节的人们来说,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中风之于春节
据介绍,在寒冷的季节,老年人最容易患上中风,而春节期间老人中风率又达到峰,是平时的3倍左右。过年了,老人与儿孙团聚,心情欢畅,由于过分兴奋、激动,可使血压上升,导致中风;春节大摆宴席,迎亲待客,大鱼大肉,可使体内温热内蕴,进而导致中风;美酒,作为友谊的信物,能增添兴致,少饮无妨,一旦超量,可直接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脑动脉挛缩,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春节老人们操办家宴,烦心劳神,搞得精疲力竭,这也是导致中风的原因之一;春节期间,大家欢笑娱乐往往通宵达旦,严重扰乱了老人原有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了血压的稳定,使血压骤然升高,导致中风的发生。另外,冬春交替之际,患上中风的人就比平时多得多。中风的发生不是单纯因素所致,像天气变化等因素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但其他原因如果控制得好,中风的发病率则可大大降低。
避免中风有讲究
如何避免中风呢?王教授说,保持血压正常最重要。
对于需要常年服降压药的患者而言,切勿盲从“大年初一不吃药”的传统说法,一天不可断药。同时,不能忘记锻炼。体育锻炼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式。春节为期一周,锻炼应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
对于需要常年服降压药的患者而言,切勿盲从“大年初一不吃药”的传统说法,一天不可断药。同时,不能忘记锻炼。体育锻炼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式。春节为期一周,锻炼应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
同时,尽管是在节日期间,也一定要讲究合理饮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多饮水,少吸烟,荤素搭配,多食蔬菜水果,少饮酒。应该避免误区,比如“吃鱼好”,但不是所有的鱼都适合大量食用,预防中风应该选择有鳞的海鱼,避免选择无鳞的鱼类如鲇鱼,因其含有过高的脂肪,不适合中风病人食用。肉类选择原则上是牛肉不如猪肉,猪肉不如羊肉,羊肉不如鸡肉,以此类推。
心情调理也很重要,要学会“不迁怒”,一是不将怒迁于他人,二是不将怒迁于第二天。俗语讲的“一场大气气出个脑出血”并非危言耸听。
中风之先兆
中风有何先兆呢?王教授指出,许多中风的初期症状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比如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复视、口唇麻木、言语笨拙等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一定要快,一旦错过了的治疗期,给患者带来的将是终身的残疾甚至死亡。比如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6个小时内,条件适合的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不留后遗症。
心梗突发之后怎么办? 医生没来时可做心肺复苏抢救
“如冠心病人突然意识不清或无呼吸心跳,在医生没有到来之前,切记不可轻举妄动,不能乱抬动已经昏迷的病人,更不能抓住患者拼命摇晃哭喊,企图弄醒。”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杜廷海说,“患者的家人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如何做呢?杜廷海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去枕,头后仰。解开病人的领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物。
先猛捶患者心脏几下。抢救者右手握空心拳,从20~25cm高的地方,垂直向下捶击胸骨下段1~2次,每次1~2秒。
之后,就要“开放气道”了,来清除口中污物及呕吐物。可用一手的拇指压舌体,其余四指握住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食、中、无名指呈弯曲状,从口腔一侧沿黏膜插入到咽喉后方,由对侧挖出异物。如果患者颈部无外伤,用仰头抬颈法(抢救者一手下压患者前额,另一只手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颌部向前抬起),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只手下压前额,使患者头后仰,颈部抬起。
下面就要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了。用压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孔,要捏紧不能让漏气。深吸一口气,双唇紧贴并包绕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吹气后,观察患者呼气情况,吹气频率为14~16次/分。
同时施以心脏按压。抢救者跪或站在患者右侧。先找准按压部位。用食指和中指沿病人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处,另一手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中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就是按压部位了。以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置于此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两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胸骨下压3~5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部,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反复进行。人工呼吸与按压次数比为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