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界办学”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
什么是"跨界办学"?
“跨界”一词源自英语Crossover,意为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自引入中国以来,“跨界”首先被应用于汽车领域和时尚产业,借以描述和形容定位、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两种风格或设计的融合,逐渐为人们接受和熟悉。
此次商旅论坛把主题定为“跨界办学”,将这一概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倡导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训手段、国际交流以及就业需求等方面资源***享,深度合作,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联动,优势互补,呼吁本市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复合技能、高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开创上海职业教育的崭新局面。
0?2 0?2职教做精就是要办出特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戴小芙副处长的演讲紧紧围绕政府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及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享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互惠***赢的运行机制。她指出,从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上海的职业教育经过了做大做强这个发展阶段。中长期教育规划中提出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做强做精。做精的含义就是要办出特色,在于专业知识;做强的含义在于职业教育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要适合企业的需要,要成为教育的优质资源。
戴小芙从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进行跨界办学。一要跨越层次,完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着重推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渗透,“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就属于此范畴。二是跨越类型,目前我市有五个区域组织了区域职教集团,八个行业组建了行业职教集团,目的就是适应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使办学受到企业的欢迎。三是跨越行业,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这包括中职校兼职外聘师资工作,和,以及对先进教师的培养。这方面,上海市即将要颁布一个中职校教师的指导意见,会写明研究专业老师每三年到企业挂职半年,其他的老师要根据项目下企业,推进“双师制”、“双师型”的队伍。四是跨越部门,比如市教委和市劳动保障局、发展基金会CMS合作开展的“星光计划大赛”,此大赛受到中职校欢迎,优秀学生的就业率都很好。五是跨越平台,政府鼓励行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构建校际合作的平台。
目前,本市已建成了八十个开放式中心,2010年,开放式中心全年完成在校生的实训是109000人,为社会培训11.1万人,这些学生为本校的教育实训服务和为社会的服务达到了1:1的比例。上海的职业教育在践行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曹跟林重点主要阐述教育主管部门搭建平台,在办学政策、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与保证,组建黄浦职教集团,紧密对接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用人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0?2 0?2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的 “立交桥”
上海商学院冯伟国副院长、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卫武以专家的身份指出,应依托职教集团,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探索中高职院校之间、学校企业之间的资源***享机制,***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建***享,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的 “立交桥”;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郭扬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详尽分析。
杨卫武提出,办好中高职衔接办学,重要的是要不断持续地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中国一直以来总有一个观念是,做不到大多数人追求的,就是失败者,职业教育要让孩子的心态发生转变,尤其是“中高职贯通”的实施,让孩子认为他已经在大专了,他是成功者,那他就很容易成为社会的栋梁。
郭扬则提出,专职老师自身的角色也要有一个转换,也要有一个“跨界”的角色在里面。打造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打造“双师团队”,是一个要着手的方面。
增加责任主体,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百联集团教育培训部主任陆一梁和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服务与流程控制总监张晖从企业角度畅谈了学校如何加强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加强与各用人企业的有效沟通,使学校的专业发展能够紧扣市场脉搏,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让用人单位满意。
陆一梁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市场化应是“跨界办学”的需求导向;从现在的学校“一元化”办学到办学“双元化”,增加责任主体,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张晖则从人力资源角度,指出一个成功的人要有“3Q”:、IQ(智商)、EQ(情商)、和AQ(逆境商数),AQ也就是抗压能力,也是现在学生普遍欠缺的。她提出,学校和企业应探索这方面的提升和合作。
0?2 0?2经验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何“跨界办学”
来自德国汉堡驻上海联络处的安克主任就汉堡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德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上海、汉堡这两座姐妹城市间开展职业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等作了详尽介绍;东方商旅精品酒店营运执行长毕嘉玮先生就台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状况,如何开展国际(境外)合作交流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安克介绍说,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久,比较成熟。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都是德国社会承认的学历资格,职业教育在德国整体教育系统里面也是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社会经济结合、社会实践和学校的教育相结合、获得全国全社会的承认、不断的研究和评估(职业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系统)、培训学生的教师也必须被培训(可表现为“双师制”)是职教满足全社会承认的五个前提。其中,职业教育获得全国全社会的承认要注意的是,必须有法律的规定和过硬的证书,例如德国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就具有全国全欧盟承认的证书。
另外,安克还提出了关于汉堡和上海合作的一些想法——从学校和学校、政府管理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要有政府法律的保证)、体验和体验三个层面来交流。他也提到,不可能把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100%拷贝到中国来,中国要做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系统。
毕嘉玮分享了在瑞士学习酒店管理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他介绍说,在台湾的技术学校里,保持一个固定比例的师资是来自于企业界,让整个教学环境真实起来,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另外,把每一项技术用拜师学艺的方式让很多的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并且尊重这个技术或职业很有必要,比如台湾技术学校请到的大师都有学生来奉茶,这个仪式会让很多学生尊重这个职业。
毕嘉玮很赞同李小华校长提出的“订单式”教学,让学生早一点进入业界,尽早知道将来的就业方向,学校提供为企业量身定做的、适合特殊企业的学生,保证就业,校企双方就能够“双赢”。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石伟平教授对所有嘉宾交流作了精到的点评。他十分肯定李小华校长提出的“跨界办学,跨界合作”的提议,认为,“跨界合作”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服务本身、校企合作和“双师结构”,更是整个社会资源的整合,有着更新的内涵。
本次论坛分析总结了上海全市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的经验得失,着重探讨校企联合、跨界办学的全新职业教育模式,积极倡导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训手段、国际交流以及就业需求等方面资源***享,深度合作,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联动,优势互补,呼吁本市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复合技能、高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开创上海职业教育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