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法律主观:
一、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
专利侵权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
1、直接侵权行为是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直接侵权行为具体表现为: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行为是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实施他人专利的侵权,但却教唆、帮助、诱导他人实施专利而发生直接侵权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诱导或教唆他人侵犯专利的故意,客观上为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构成间接侵害专利权行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须存在直接侵权的事实;二是须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实施专利的必要条件;三是须行为人主观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为他人提供实施专利侵权的条件。
间接侵权行为一般是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人提供、出售或进口专门用于制造某种专利产品的主要或者核心的原料、零部件,或专门用于该专利方法的主要或者核心材料、器件、设备等。
二、侵权人的获利怎么计算
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标准是:侵权产品的销售量x每件侵权产品的利润。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为了体现对其故意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可以按照产品销售利润计算。
三、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标准
1、按实际损失赔偿: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2、法定赔偿: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若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专利许可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和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以上五百万以下的赔偿。
3、惩罚性赔偿: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另外,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指出的合理开支。
法律客观: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又无法律依据,以盈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违反《专利法》第11条及第58条规定的行为,为专利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害专利权的责任。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