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比较喜欢听r&b
R&B的起源本来就是在40年代美国的黑人区,R&B也是黑人音乐.R&B其实是一种很感性的音乐,它是生活的真谛
下面是我复制的资料:你看下就明白了
(一)R源于布鲁斯
R&B的前身,出现在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
那时,由于社会的原因,负担得起丰富娱乐的黑人们不多,热爱音乐的他们喜欢空闲时间聚集在一起,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以吉他,口风琴等相对廉价的乐器玩音乐,也有称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是模仿白人们的音乐的说法,但肯定的一点是黑人们在发泄对生活、工作、乡愁、失恋……的情感。如此发展成了蓝调(Blues)——R&B的前身。所以黑人音乐是最贴切生活的。随着录音带的发明,和小型电台出现,蓝调音乐终于走出了黑人的圈子,在芝加哥等地开始流行起来。或许经过了一段时间,在历史发展潮流的趋势推使下,人们需要一种和低沉平淡无味的现实生活相反的音乐,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人们都期待听到节奏感强、节拍明快清晰,歌曲思想也不太悲伤的布鲁斯音乐。乐手们顺应大众口味的转变,在音乐中加入了不同的元素,例如钢琴、爵士鼓和当时空前的新乐器——电吉他,让人们可随着这种节奏感(Rhythm)强的新BLUES音乐起舞,就如此,成就了经典的“节奏怨曲”。
(二)R音乐的特性
50至60年代有影响力的R&B音乐人有Ruth Brown、Ray Charles、The Drifters等。听他们的经典作品,会很明显地发觉跟我们熟悉的R&B音乐,如USHER等现代R歌手,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就音乐元素而言,它们还是有不少***通点。最突出的,就是节奏部份。大部份的R&B音乐以4拍为一小节,12节为一段落,这样有别于传统的白人流行音乐,节奏怨曲是很强调一节中的第2和第4拍的,如此可以有很新鲜,很明显的节奏效果。
无论歌声还是乐器的音质,都会有很大变化。音质就是声音的“质地”。例如听到许多失恋、离别的歌曲,我们会觉得唱得很悲惨;而清笛的声音,往往带给我们一种很快活,很清新的感觉。这就是不同歌声和乐器在音质方面的影响。在R作品中,很容易地,我们会察觉无论在乐音还是声线运用上,始段和副歌部份都有明显的处理不同。歌声和乐器部份经常前呼后应的,例如在歌曲中,当歌手唱出某几个音后,伴奏部份或和唱歌手会重复再奏或再唱那几个音。但有些时候,有些歌曲的某段有趣的是和唱歌手变了主唱,主唱却扮演了和唱的角色,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音乐。总的来说,这感觉都像“有问有答,有答有问”,的效果。R&B另一特点是,多次重复一些乐句、句子,USHER那首《SUPER STAR》的开头就应证了这一例子。
说到R歌曲的歌词,就更有别于一般歌曲的歌词了,从地道的RNB歌曲的歌词翻译过来,你会很吃惊,看来看去,都不觉得歌词有什么实质含义,或许歌曲的中心就是歌名了。甚至为了融合歌曲的节奏,有些句子更是重重复复地出现了数次。由此表明,在R音乐中,重视的是旋律和伴奏,而不是重视歌词在音乐总的表现。
(三)R文化全球的影响
由于RNB音乐的魅力,早就50年代就已经让美国的白人们带来热潮。 由于受不同音乐类型,各国、各地市场,科技的和文化进步的影响,R&B发展到今天,已由往日黑人在街头消遣的音乐,演变成了具有攻陷全球各大流行、排行榜的潮流冲击音乐。当然,在歌手方面还是以黑人歌手为主流,他们的背后也有着同样血脉的音乐创作、制作人的支持。
R&B带来的影响,不只局限音乐上,在服装、打扮、文化、口头禅、生活举动、生活习惯也由于R&B音乐的传播而带来的一些改变。“Hey man!”已经不再美国电影的经典台词或者在美国大街上叫人的口头禅了,就在中国也散播起来了。上宽下窄的裤子,各式各样的鸭嘴帽,辫子头,相信和社会有接触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现在R&B已经成为令各种有色人互相了解、欣赏对方文化的渠道!
没有一种音乐可以保持永恒,但由一种音乐而演变出各界的各种不同文化,这是很难得的,从今以后,希望大家不用把RNB看作区区一种音乐风格,应该真诚地把它看作一种无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