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色戒》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真的有电影那样露骨吗?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发生前后的上海与香港(1939年—1942年),故事描述一名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服务的大学话剧团里的年轻女演员王佳芝,自甘充当诱饵,密谋暗杀一名特务头目。
张爱玲的《色戒》,前几年因为李安导演翻拍电影,再次火了一把。这样一个充满了戏剧元素又饱含张力的故事,确实很适合拍成电影。可是,也正是因为电影的拍摄,让我们在谈到《色戒》时,不再坦然自若,仿佛每次都在说一个充满了禁忌意味的词语。
虽然李安曾在记者会上说,这里的“色”,不仅是指色欲,还是色相,而人生万象都可以归为色相。因此“色”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词,而非大家原先所想的与片中情色场面相对应的狭隘的色欲之意。但是过度的情色场面的拍摄和刻画,使得它成了一种“禁忌”。
《色戒》从题材上看就是一次大胆创新地尝试, 女大学生卧底刺杀汉奸故事不罕见, 但是刻意放纵女主角的情感诉求, 甚至逾越道德的边界。 创新的情节很难被主流文化认同了。所以一经发表即被很多人痛批 “汉奸文学” ,甚至很多人联想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这种创新确实需要过人的勇气。
文中王佳芝的背叛不能仅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批判, 而是要深入了解其中曲衷,人性在历史上是先于社会道德存在的, 更多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可以向好处发展, 也可以坠落到罪恶的深渊, 关键看主体与环境如何引导, 试想若是佳芝的战友们能以一个更亲密更合作的态度关心她, 关注她的心理变化, 无论如何易先生是不能趁虚而入的。 因此, 当道德只剩下道德本身, 事实上它也就不存在了。
小说中几次写到她演戏的经过,就是明确这个理由:其实她根本是在当演戏,她在学生剧社是当家花旦,演一些慷慨激昂的爱国历史剧,在香港还公演过一次,上座居然不坏,下了台她兴奋得松弛不下来,大家吃了宵夜才散,她还不肯回去,与两个女同学乘双层电车游车河。?
后来到上海重新牵上这根旧线,又安排与易先生太太接上了关系。某天牌桌上借机留下电话号码,知道易先生一定记下找藉口来找她的,饵已经下下去了,鱼早晚要上钩的。回到住处,觉得这次是“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还没下装,自己都觉得顾盼间光艳照人。”就在那天晚上“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辉里,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于是“既然有牺牲的决心,就不能说不甘心便宜了他(梁润生)”,把处女之身献给了唯一有嫖/妓/性/经验的梁闰生。?
后来直接说她现在的“业余特/务”生涯:现在也还是在台上卖命,不过没人知道,出不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