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力结合练太极

 意气力结合练太极,能给全身提充分的氧合血红蛋白。濡养细胞生长,尤其是对耗能较大的大脑提供充足的氧,从而促使大脑更好地运作。保障生命质量,容光焕发,益年延寿。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意气力结合练太极。

 意气力结合练太极1、心静与意静的问题

 意,主要讲在打拳练剑时,要把精力用在打拳练剑上。思想要集中,万念归一,不能走神。要做到?脑必静,思必纯?、?意从脑施,静从思纯来?。首先要意识到套路,一势一势认真地按规范要求去练;其次要意识到呼吸与动作协调好。抻吸、收呼;扩胸则吸,收胸则呼;起则吸,落则呼;蓄劲则吸,出击则呼。这是?内练一口气?的主要内容。再次要意识到用腰带动浑身动作打出柔劲来。其表现在出拳的胳膊稳沉有内劲,脚落地沉稳。静、松、动、气协调好,打一会,手发热、胀,这表明血液流畅,大脑清明,精神爽,身体舒适,这是练拳的良好征兆。

 但是,代代相传的太极拳理论,它讲的是心静。说什么?学拳者悉心静气?、?练太极拳主要是练心?、?心平气和?、?要心不妄想?、?要锁心猿?、?静定心法?、?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要心静?、?先在心,后在身?、?心主乎敬、又主乎静

 这些引句都是指心讲脑的。乍听起来叫人不可理解。心每天能跳动10万次,向周身提供6000~12000毫升富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濡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细胞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重量虽只占体重的2%~3%,但脑的耗氧量却占人体总耗量的20%~30%,但脑组织本身几乎不储备供能物质ATP,全靠血液循环带来的氧合血红蛋白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最低。由此可见,心静不供血怎么能行?其实心就是供血的动力,它不具有意识功能。所谓?心静?的真意就是意静,?意?在脑不在心。?意?是脑的功能。

 那么为什么武术界和武术刊物书籍,老提?心静?指心谈脑呢?其根源是受古典中医学的影响所致。因为中医理论是太极拳代代相传的理论依据。中医理论称:?藏象学(按:中医解剖学)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于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中医理论把?心?论述得详而尽,把脑论述得略而简。我注意到《参考消息》曾刊登一名西班牙记者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要记在脑里,而中国记者则说?要记在心里。因为外国记者没受中医理论纰漏的影响。

 意气力结合练太极2、气与血的问题

 中医学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是自然界所产生,而自然界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天人合一?首选应是?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抱朴子)。人的形体构成是以气为物质基础的。古人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景岳全书》)。又说:?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医门法律》)。因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一个?气?字就有:

 名称、功能、精神、物质之广义,传统太极理论的?气?字也很难解读。不过用人体科学说话,可以将?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理解为:?有氧则生,无氧则亡?。虽然比中医说狭义,但更接近生活实际,好懂。氧是人生命第一需要。新鲜空气含氧20.93%(按体积计)。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高空、高原、水底作业者重度缺氧,低于18%时都需补充氧气。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 5秒内就会丧失知觉,6~9分钟就会造成不可医治的损伤。我体悟这就是有氧则生,无氧则亡的直感道理。

 中医理论也曾说过:?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故古人认为?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我体悟这两句说的是氧和血的关系,意思就是氧必与红血球和,血必氧带,氧和血虽是两个名称,但一回事可以合。《辞海》早有所载,称之谓?氧合血红蛋白?。中医学、武术界称之谓?气血?。这个?气血?当然不是空气和血了,而是氧合血。体验到?异名同类?和?神明之心?都是古典中医理论纰漏留下的两大遗憾,它给现代人理解传统太极拳理论添了很大的麻烦。因此,不能继续蒙在鼓里,必须解放思想,决心进行必要的创新。创新将有更好的未来!

 从武术书籍刊物杂志上可以找到大量的谜团解释不通。例如:肺呼吸和实为生理功能的胸呼吸、内呼吸、外呼吸、以及意念气所谓丹田呼吸、胎呼吸(胎息)、毛窍呼吸、大小周天呼吸甚至有腹式顺逆呼吸等。

?

 这么些呼吸名称,我体悟都是同名异类,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必须***同把它理顺弄清:

 1.实质性的肺呼吸。肺呼吸是指吐故纳新制造氧合血红蛋白的过程。肺呼吸是动脉血即氧合血的唯一制造者。中医理论曾说:?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惟?也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呼吸专用词非它莫属,只有它才称得起有实质性的呼吸。

 人体生理的肺呼吸本来很简单,就是一吸一呼,或者说一纳一吐,或一吞一吐;一吸一呼就是一顺一逆,吸就是顺,呼就是逆,顺不能反呼,逆不能反吸,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顺、逆呼吸质量大不一样,顺是纳新空气里的氧气,逆是吐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由于肺呼吸功能的作用生化了两种物质:一是筛选吐出二氧化碳;二是纳氧合成了氧合血红蛋白即动脉血。为濡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细胞提供了物质基础。

 2.功能性的呼吸。这是医务界按其功能称谓?内呼吸、外呼吸?。按生理学上讲,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叫外呼吸,流经肺部红血球带走肺内的氧气,并向肺内排出血内的二氧化碳叫内呼吸。胸呼吸一般指的是肺呼吸。

 3.意念气呼吸。包括腹式顺逆呼吸、丹田呼吸、大小周天呼吸,还有毛窍呼吸(中医称汗孔为气孔)。只谈其中两个意念气。

 ①腹式顺逆呼吸。常见有?腹式顺呼吸,相反就是逆呼吸?的报道。我体悟凡有?呼吸?两字的就是一呼一吸,?相反就是逆呼吸?又是一呼一吸。((呼吸论》解读说:?先呼吸后吐纳?,这是一连两个一呼一吸,怎分先后。就是一呼一吸本身也不能相反,只是腹部鼓荡相反而已。张三丰宗师在著作中只说:?气宜鼓荡?,并没说过顺逆呼吸。什么叫顺逆呼吸呢?顺逆呼吸是指胸廓和腹部膈肌做相应的运动,以协助肺的扩张和收缩,即是?气宜鼓荡?产生的顺逆。这个顺逆只指腹部扩张和收缩。肺呼吸与腹部鼓荡是挤压关系,不是肺呼吸直人腹内关系,因为腹部毕竟不是肺。腹部鼓荡不是确定肺呼吸顺逆标准。

 ②胎呼吸。胎儿在母体内,整身滋养在?羊水?里,只靠脐带从母体中吸取动静脉血液发育成长,在整个的妊娠期胎儿一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当母体分娩时,脐带被剪断,婴儿从口鼻吸取天地间第一口新鲜空气纳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胎教无用》参考消息2005.2.22)。由此可见,婴儿出生后第一口肺呼吸是人体生命漫长过程的生、长、壮、老、死可喜的第一步。一般人认为肺部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唯一渠道,是非常正确的。

 为了好理解,下面按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讲:首先说,体循环也叫大循环。肺呼吸制成的氧合血红蛋白,简称?氧合?。它是通过动脉、静脉运输到大脑、心脏、肺腑、肝、胃、脾、大小肠、胆、膀胱、骨、髓、神经、肌肉群的。动脉血的特征含有氧合和胃肠吸收的营养,呈鲜红色。由心脏射出伊始流速也快。

 回流的静脉血,医界称谓?去氧血红蛋白?,静脉血的特征是乏血即缺氧又缺营养,回收废物二氧化碳,呈暗红色,因为回流压力小回速也缓。

 其次:肺循环也叫小循环。静脉的乏血经肺动脉人肺充氧合营养血后,再由肺静脉回流心脏。

 武术界的拳友们应该留意研究增加点人体科学方面的知识:一个健康人的肺,每分钟呼吸16次,吸进1 O升新鲜空气,人体从中获得0.25升氧。每克红蛋白能带氧气1.34毫升,每1。0克血液中的13.5克红蛋白能带氧气8.1毫升(氧疗与氧保健)。即每天可获360升氧。借助打拳这个机遇增加它几倍。为制氧合血红蛋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们都不太注意自己肺的一呼一吸,它在默默无声地为人生制作氧合血红蛋白作出贡献。氧合血红蛋白即动脉血,是濡增人体内各组织细胞非常珍贵的基础物质。氧合血红蛋白对人生整个过程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过分。从微观上,人体大约由100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微型世界,它里面执行着对生命非常重要的任务。人体每天产生2000亿个红血球。细胞不断在更新。成人体内每秒有500万个细胞在死亡。同时又有大约相同数量的新细胞诞生(《人体奇观》参考消息2005.3.22)太极拳要求的?静?、?松?、?动?、?气?和谐好,多吸氧就能增殖细胞数量,多增少死,促进体内各组织器官健康,发挥其良好的功能效益,抗老延寿,这是太极拳运动强身健体养生的核心。晨练武友们,若转变?活动活动,盘盘架子足矣?的思维,深究下动作与呼吸结合,多吸新鲜空气纳氧,定会取得事半功倍太极养生的效益。

 再次:微循环。微循环是细动脉和细静脉血液交换处,称之谓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直径非常细微,大约只有头发丝的1/20,只有6微米,而红细胞的直径为7~8微米,红细胞必须变形拉长才能通过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在各组织里,分布得很细密(见图2)。每平方毫米的肌肉横切面有2000根毛细血管。在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内的肌肉里,在安静的状态下,只有5根毛细血管通血。但刺激该肌肉后,就约有200根毛细血管通血了。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应用的毛细血管只占肌肉兴奋的2.5%。所以说微血管的自律运动起到了第二心脏作用,之所以称它为第二心脏,就是因为它的通血作用仅亚于心脏。这是个潜力,打太极拳要求体松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活血的。动则血通,血通则纳氧,纳氧则制氧合血。

 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都是由心脏跳动来推动血液注流的,昼夜循流,与天同度,终而复始环行无端的周身血液循环(见图1)。打太极拳就是抓住肺呼吸吐故纳新这个人身生理科学实行清新血液,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即动脉血的。

 这种大小循环受不受脑意念的左右呢?著名的洪昭光教授在《人生六十才开始》(夕阳红2005.2期)里说得科学、清楚。他说:?以正常人为例,正常人心率66次/分(自然有上下波动),即每一次心跳为O.9秒,其中收缩期(工作)为O.3秒,舒张期(休息)为O.6秒,即1/3时间工作,2/3时间休息,相当于我们8小时工作制。到了夜间,心跳变慢为50次/分,这时心脏每一次心跳为1 2秒,收缩期还是0.3秒,舒张期变成O.9秒,也就是说1/4时间工作,3/4时间休息,心脏自行主张改为6小时工作制了。心脏多有智慧!?

 洪教授又说:?心脏也很有理性,能从大局出发。当人体感到紧急情况时,马上能加快到150次/分。每次心跳才O.4秒,收缩期0.2秒,舒张期0.2秒,即每天工作12小时。?

 他还说:?心脏又是有原则性的,这原则就是为了保证生命的长治久安,不接受?连续工作?的指令。再忙都可以,但必须要休息。可以少休息不能不休息。所以心脏在收缩期是处于?绝对不应期?,不接受任何指令。如果指令过早发出,心脏提前工作,就是?早搏?,它紧接着要求同样的时间补休,真正作到有理、有利、有节。?

 洪老在这段引文中说?心脏自行主张?、?在收缩期,不接受任何指令?。都是在谈心脏是有自律的,不受意念即大脑高级功能思维指挥的。

 另外我学解剖学也增加两个重要知识,对体悟太极拳运动传统理论很有开导。一是:心脏跳动源是心脏右心房的窦心房的?节律器细胞?在起作用,即?节律器细胞?指挥心脏的跳动。众所周知,有的心脏病患者不是花很高价安装个?心律起博器?同样维持生命吗?这就印证了心的跳动与大脑是没有绝对关系的。二是:心脏房室口处有瓣膜在把门,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这些瓣膜装置只许血液由心房流人心室,不许其反流。用心脏这两个生理现象,去体悟太极拳传统理论的?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意到而气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还有?如想叫气上升到大脑,眼睛向上翻,想叫气到脚上,眼睛向下看?,?人身中的气,如圆球般,可以顺转倒退,极其自然?。这一些意念气就不必再着墨多赘了。至于?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因为中医理论?心脑归一?说的纰漏关系,实际就成了脑与脑合了。杨家麟先生在《对形意拳?五合?的探讨》(《武魂》2005年第7期)文章中,分析得够详细了,我非常赞赏他的说法。

 意气力结合练太极3、命意源头在腰隙的问题

 《十三势行功歌诀》中的?命意源头在腰隙?,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和武派名家郝月如老前辈都作过详细的解说。主要指的是腰隙即腰眼是力的源头,腰眼是身法转换的关键。这是一层意思。

 拳论中也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腰发板,体松不下来,练拳手没有热感。应逐步松动身体,做到以腰动带动四肢动。即?手动、足动、眼神也随之动,于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势势连贯,手、眼、身法、步上下协调,势子舒展大方,有柔有刚,打出太极柔劲来。

 另一层意思说:?命?是指命门穴位,命门是生命之门,呼吸之门,三焦之源。所以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又强调腰隙是?命?、?意?的源头。这个?命?、?意?源头我体悟:命为实,意力想法为虚,即虚实变化在腰隙,此虚实可指劲力之虚实,亦可指身体生命为实,生命之思维为虚,也就是说协调人身关节肌肉与意念,使之畅合,即腰为抱元力的源头。

 现代人承传先人的古典理论文言文多词义广,再加上习而不究,往往给解释歪了,如把?意?解成?肾?了,如?一,什么叫意---肾脏?当标题。其内容说:?心之所发谓之意,所以拳经有时讲心就是意,意居于人的肾脏之内,医学称之为肾脏,其部位在腰。十三势诀云?命意源头在腰际(隙)?其说法的确有其科学根据。因此,我们对于肾的位置,也就是意的位置不能不先作简要介绍。我体悟?心之所发谓之意?,?意居于人的肾脏之内?是不符人体科学的。

 太极拳传统理论的依据是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形成于战国至秦汉之际。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其主要标志,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也不可能完全解释复杂的人身生命现象,这是过去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任它过去。这是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继承它,取其合理部分,去其缺陷部分,与时俱进,转变思维,实事求是去研究它发展它。使之更好地为太极拳运动服务。

 古典太极拳书籍是先人们参考了前人身传口授或前人所写的东西而撰成的。而现代人往往是古今如一,古云今云,人云亦云。古典的太极拳传统理论太落后于发展形势了。

 名家马虹老师说:?太极拳是一门永远钻研不完的科学。?我非常赞同,我说太极拳是一门科学就在于它能直接吸氧,倍增氧合血红蛋白,秒秒濡生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保障生命质量,延年益寿。我坚信这种科学的直接吸氧的太极拳运动,只要加强其宣传力度,迟早将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颂:氧合血红蛋白

 其一

 练拳习武宜求精,医学理论应弄通。

 气氧血兮未分清,传至今日尚笼统。

 意兴在脑肺合血,吸氧排碳是肺功。

 氧血合化红蛋白,胜似仙丹善养生。

 其二

 意静神动周身动,氧血周流力倍涌。

 组织细胞靠其濡,新鲜细胞秒秒增。

 武子合心求***识,依理练功奔纯青。

 去病抗老人所望,鹤发童颜赛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