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概念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摘 要:对科学素质的概念与内涵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发现国际上大多学者和机构在讨论科学素质定义时,主要涉及科学素质概念的实质(nature)、建立目标(purpose)和测度指标的构成(components),国内的众多定义存在附会发达国家的定义而缺乏中国特色等问题。
关键词:科学素质 概念 实质 内涵 结构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91-02
科学素质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如何定义科学素质也是教育界和科学界的一个难题。相关分歧主要在于两点:(1)哪些科学知识和方法是公众应当了解的。(2)在进行针对性教育和科学普及时,“客体”的范围如何界定①。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和分析科学素质的发展变化历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素质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1 科学素质概念的历史沿革
1.1 科学素质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期世界大范围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纳入了欧美国家学校的课程计划,科学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被不断的论证和修改。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主席艾洛特在1898年首先提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给人独立处理变化多样的问题的能力。20世纪初期,时任美国教育协会主席的金斯利提出要注重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1947年美国教育研究学会在年度报告上阐述了科学教育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了解科学思维和其他思维模式的关系。(2)了解各个具体科学领域之间的关系。(3)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关系。(4)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②。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公民科学教育的力度,并且对科学素质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可见美国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和计划做了多次的论证和研究,其研究特点有以下三方面:(1)科学教育的主体主要指中高等院校,未开始推广公众科学普及。(2)科学教育的目标在两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侧重于个人科学技能的培养,战后逐渐偏向社会个体运用科学技术处理生活和社会的实际问题。(3)进行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教育研究机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较少。这些研究从教学目标入手开始探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个体应当具备怎样的科学能力,为科学素质这一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2 科学素质的概念在国外的历史沿革
第一次提出科学素质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柯南特,他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中表述“被人们称为专家的那部分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具备科学素质。” 而首次将“科学素质”一词用于研究科学教育问题的是斯坦福大学的赫德,他在1958年的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论文中,把科学素质解释为理解科学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涌现出大量学者对科学素质概念做出的定义,这个时期是对科学素质定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佩拉(Pella,1966)、肖瓦尔特(Showalter,1974)、申(Shen,1975)和米勒(Miller,1983)③。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国际社会众多权威机构相继发布了科学素质的官方定义,科学素质的定义到了逐步成熟的阶段,其重要的组织机构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家科学院(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NSF),期间学者罗伯特(Robert,1983)、德波尔(DeBoer,1991)、夏莫(Shamos,1995)、杜兰特(Durant,1992)也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了对科学素质定义的个人观点。
1.3 科学素质概念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1994发布的《中***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再次出现科学文化素质这一概念,其中第一条指出: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可见,在这两个国家正式文件中虽然提出了“科学文化素质”的概念,但并没有对科学素质的内涵做出界定。2002—2003年,由中国科协组织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讨论中,关于公众科学素质的讨论达到高峰,随后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出现了我国对科学素质的官方定义。
2 科学素质的概念
2.1 国外学者对于科学素质概念的论述
保尔·赫德在1958年将科学素质解释为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他将科学素质分为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掌握水平和对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能力两部分,这为日后科学素质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966年佩拉的学术团队通过检索1946年到1964年的出版物,研究认为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内容:(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最重要的④。和佩拉相似的定义有肖瓦尔特,他在1974年发表的《美国科学教育是什么》一文中,在佩拉以及1970年以前的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科学素质的含义整理为七个,佩拉的概念总结主要偏向于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看待世界⑤。以佩拉和肖瓦尔特为代表的学者实际上为科学素质建立了一个多维度概念体系,这些学者们对科学素质构成元素的探讨、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这些构成元素的厘清也就逐渐揭示出科学素质的实质。申(Shen)在1975年把科学素质区分为三类:实用科学素质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质要求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最后文化方面的科学素质,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此后,夏莫在1995年对科学素养也作了类似区分,认为科学素养有文化性的、功能性的和真正的科学素养。这种对科学素质的区分,通过表述科学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全人类活动的作用,并对科学进行功能性划分,有助于精确定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的认识。1979年米勒教授从测度的角度提出科学素质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公民对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公民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公民对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影响的理解。这是米勒公民科学素质三维模型的基础,米勒的三维模型也成为今后世界各国对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设置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