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借款人冒名骗贷,银行审查不严存在过错,借款合同无效
企业负责人私刻企业印章、伪造证明文件和董事会决议后以企业名义向银行贷款,银行未尽审慎注意义务,对上述贷款材料未进行必要的鉴别和核实,在贷款的审查、发放、贷后跟踪检查等环节具有明显疏漏的,应认定银行具有明显过错,银行以表见代理为由要求企业承担全部还款责任的,法院不予支持。
1、2002年10月,崔绍先(时任深圳机场公司总经理)使用深圳机场公司的公章与民生银行签订银行承兑合同,贷出的1.3亿元被转入由张玉明任董事长的西北亚奥公司。
2、2003年3月,崔绍先使用深圳机场公司的公章与浦发银行签订了贷款1.6亿元的合同,以该1.6亿元贷款偿还了前笔向民生银行的借款本息。
3、2003年7月,崔绍先使用私刻的深圳机场公司公章于与兴业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贷款金额2.25亿元,贷款用途为流动资金周转。后兴业银行依约发放该笔款项。
4、另查明,崔绍先为帮助张玉明融资而以私刻的公章用自己单位名义向银行贷款的行为被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5、兴业银行诉至法院要求深圳机场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深圳机场公司是否应当承担全部还款责任?
本案所涉贷款系崔绍先等人伪造文件,虚构贷款用途,通过私刻公章以深圳机场公司的名义与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签订借款合同诈骗而来,所骗款项全部由张玉明控制的公司非法占有,张玉明、崔绍先、李振海正在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刑事追究。崔绍先等人的真实目的是骗取银行信贷资产,签订本案所涉基本授信合同及相关贷款合同只是诈骗银行信贷资产的形式和手段。上述行为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原审判决根据上述规定认定本案所涉基本授信合同及相关贷款合同系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上述合同无效并无不妥,本院予以维持。
兴业银行在签订和履行本案贷款合同的过程当中,未尽审慎注意义务,对私刻的深圳机场公司公章、伪造的证明文件和董事会决议未进行必要的鉴别和核实,在贷款的审查、发放、贷后跟踪检查等环节具有明显疏漏。深圳机场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在长达两年时间内未在上市公司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本案所涉贷款,兴业银行对此亦未能察觉并采取相应措施,故兴业银行在本案中也存在一定过错。
本院认为,表见代理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继续以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而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则该代理行为有效,被代理人应按合同约定承担其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责任。但是,在相对方有过错的场合,不论该种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无表见代理适用之余地。因本案贷款合同,均为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合同,且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在本案所涉贷款过程中具有过错,故本案不适用合同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深圳机场公司和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08)民二终字第124号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 社会 公***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担保法》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他人冒用借款人名义办理借款的情形,债权人是否有权向被冒用人主张还款责任?主要是看是否构成表见代理(或代表人责任)。表见代理(或代表人责任)成立的条件是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实务中对于善意相对人的善意要求相对较为严格,本判例观点认为债权人存在明显过错,未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不应认定为善意相对人,表见代理无适用空间,笔者赞同。但是,即便表见代理不足以构成合同被认定无效,也并不意味着合同借款人完全没有责任;而是应当根据各方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本判例提醒债权人,在设立债权时应当尽到审慎义务,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