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协议补偿金低于30%合法吗

竟业协议是单独签订的,不属于劳动合同,如果直接约定你工资的30%为竟业协议补偿肯定是不合规且不合法。

一、竞业协议补偿金低于30%合法吗竞业限制是通过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来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制约的对象包括在职职工和离职职工。对在职职工而言,竞业限制属于默示的法律义务,对离职职工而言,则必须来源于竞业限制协议的设定,而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一般要以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补偿金为代价。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既有法律强制性规定,也存在约定为主,法定为辅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1、在支付时间上法定

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即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我们认为”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已经对当事人约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给予了强制界定。

2、支付标准和支付形式

我国的关于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竞业限制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仅有司法解释作支撑。因此,当事人可以约定的是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和支付形式,若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就适用司法解释。

3、对支付标准仅有司法解释,法律尚无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二、竞业协议没给补偿金有效吗竞业协议没给补偿金无效。公司虽然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但却未支付给相应的竞业禁止补偿金,因此该企业已违约在先,之前与该企业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已不具有约束力。为了防止商业机密外泄,不少公司在员工入职时,都往往会要求与之签订《竞止禁止协议》。竞业禁止又称为竞业回避、竞业避让,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对竞业禁止的对象做出明确限定,因此雇佣双方自愿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一般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且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还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也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

三、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用人单位,为了保护企业该核心竞争力不外流,不被同行掌握,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均会对企业的管理层和高级技术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因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会对劳动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技术再就业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竞业限制的补偿标准,一直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十分关系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竞业限制”中的补偿金数额,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最高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给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数额一个参考,即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该30%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由此我们可知,竞业限制补偿费用,国家虽未作明确规定,一般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只要是合理的数额,便会受到法律保护。如双方在为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对此发生争议的,一般按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text/javascript" src="../css/tongji.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