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愿意被称“妇女”是谁的问题?
我认为因为“妇女”这个词曾经是代表妻子、母亲、家庭生活等内容的专门词汇。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妇女不再是家庭权威代表,她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妇女”这个词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女性不愿被称为“妇女”。
不喜欢“妇女”一词的人,很多是因为同一个理由:听起来显老。
反对者会说,“听起来”能算数吗?法律规定“妇女”就是14岁以上的女性,辞书也把“妇女”定义为成年女性的统称。定义都摆在这里了,还要跟着感觉走,岂不是法律和语文的双重无知,外加歧视年长的女性吗?
如果我们真的是在讨论法律,讨论学术术语,或者在其它专业场合,那问题确实就解决了,定义已下,跟着定义走就好。遗憾的是,妇女节是一个涉及全民的节日,它的用词问题首先是***同语日常用法问题。而在这里,一个词的意思并不是被“定义”决定的。
你说什么?语言还能不靠定义?
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学者都直觉地认为一切都是围绕着定义转的。然而,这个直觉是非常不靠谱的。
而基于完全相同的道理,虽然看定义上所有年龄段的成年女性都是妇女,但在普通话的日常口语里,好像“中年妇女”要比别的年龄段的妇女更加“妇女”。诚然这个现象为很多现实存在的歧视推波助澜了,但它本身千真万确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的现象,而非因歧视而生——总不能说大家都歧视椰子吧。
一些人将“妇女”字眼与家庭主妇、家庭贤妻良母等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这些传统意义的理念使得有些女性不愿以“妇女”这个字眼来形容自己。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现代女性想要被看作是独立、聪明、自信、成熟的个体。
三、“妇女”与歧视
有部分女性认为被称为“妇女”存在歧视性,表面上虽然没有明显的歧视成分,但是却在实际生活中显示出一种不平等待遇。因此,她们对于这个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更愿意被尊称为“女士”、“女性”等词汇。
四、语言的性别歧视
另外,言语中也存在着性别歧视问题。男性在描述自己时经常使用“男人”或“男子汉”,但在用语上缺少女性相应的表达。这些贬低女性的语言习惯加剧了女性不愿意被称为“妇女”的心理。
总的来说,女性不愿意被称为“妇女”的原因主要有以上几点。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应当注意性别歧视的问题,尊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不再用陈旧的规定标签来定义女性,而是要提倡尊重人性的“关注与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