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理论根源是什么

 国际保理业务——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的产物,在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L/C相比较,手续简便,进口商不占用银行的授信额度,出口商不必担心单据不符而遭拒付。灵活掌握适用国际保理业务可以为出口商承担收汇风险,保证按期结汇,避免外汇风险,提供融资等。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国际保理在中国起步比较晚,加上中国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截至2013年1月底,全国已注册的保理公司达到了85家,2013年国内商业保理业务量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商业保理余额预计达到100亿元的规模。保理以创新金融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己任,全面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致力于打造全国性保理服务网络,为满足企业之间贸易和服务的流动性资金需求,提供全流程应收账款融资管理服务,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做出了很大贡献。

纵观我国国际保理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我国国际保理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既有外贸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人才匮乏等因素,也有诸如保理服务有限性、综合费用的因素。只有正确的认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国际保理业务中存在的缺陷。中国处于市场经济阶段的初期,市场经济秩序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都处于缺失状态,拖欠资金、恶意逃债、走私骗税、偷税漏税行为屡见不鲜。这对建立在商业信用上的国际保理业务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能完善法律制度,有相对公平的外贸竞争市场,给保理业务一个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

另外,我国缺乏国际保理业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综合经济、法律、管理、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多元性业务,这就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然而我国刚刚在这个领域发展没多久,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所以我国保理业务人员水平的良莠不齐,并且在实践中,我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不长,业务量少,从业人员在实务操作上锻炼机会少。因此保理从业人员在办理保理业务过程中业务不熟练,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不得力,直接影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

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作为宏观调控的国家,还是作为当事人一方的保理商,都应该从自己的职责出发,促进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国际保理的产生到发展至今,国际保理业务从少数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范围内扩展,中国也不例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范围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这就使得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有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将来取得更好、更远的发展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