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哪家银行有一天一理财的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零风险 个人客户或只能买短期产品
银监会35号文再为银行理财上紧箍咒
与买基金、信托不同,在银行买银行理财产品大多被投资者认为是最安全的,没有兑付风险。但在银行理财规模不断膨胀的背后,是银行利用资金池的“长袖善 舞”,累积理财产品风险同时也透支着银行信用。随着银监会最新“35号文”(《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简称,下同)的下发, 强调“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是指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再次表达了“以合规打破刚兑”的监管态度。
监管并非“一刀切”
关联交易仍有“余地”?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正加速扩张。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4年5月末,全国4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50918款,理财资金账面余额 13.97万亿元。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累计为社会创造了4500亿元的收益。在规模膨胀的同时,银行理财业务也成为监管部门的“座上宾”,“35号文”是 监管部门针对其下发系列政策之一。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多以“资金池”模式运作,产品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严重,新产品与老产品循环交易赚取高额利润,往往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一旦后续资金募集不足,银行会转向自营借钱以度过流动性危机,而此时风险也即由理财传递给银行本身。
因此“35号文”中规定,将“理财业务与信贷等其他业务相分离”,“本行信贷资金不得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和担保”,且“理财业务应回归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
■投资影响
未来风险将全由投资者自担
尽管有许多金融纠纷事件频频发生,但在老百姓心中,银行理财产品一向扔被视为“稳赚不赔”的理财法宝。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即使 是近似的产品、近似的信息披露状况,居民在券商、基金、私募如果发生了亏损,往往自认倒霉,而在银行则往往“赚了钱不问缘由,输了则不依不饶”,其中最关 键的是投资教育存在差距。
“35号文”中的各项规定也正是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化成真正的代客理财工具而铺路。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未来银行仅充当资产管理者的角色,收益风险全将由投资者自己承担。因此,投资者需要转变“银行理财无风险”的固有观念,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注意产品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