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名词解释

民法即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的法律,一般指中华人民***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9章,156条。

修订: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将《中华人民***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在中华人民***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百度百科—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