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先调查还是先判
缓刑的适用通常是在判决阶段考虑的,而不是在调查阶段。
缓刑的判决通常是在司法机关完成调查之后,法院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审判判决时做出的。如果犯罪分子满足适用缓刑的条件,法院可以宣告缓刑,并在判决中说明。缓刑并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允许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适用的法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根据收集的证据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3、审判阶段:法院审理案件,根据犯罪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4、判决考量:在判决时,法院会考虑是否适用缓刑,这通常基于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的缓刑条件。
5、缓刑判决:如果法院认为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并规定缓刑考验期限。
综上所述,缓刑的决定是在法院审判阶段作出的,而不是在调查阶段。法院会根据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的缓刑条件来决定是否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