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买新房期房的法律风险防控重要提示

五点买新房期房的法律风险防控重要提示。

1.不要迷信网红盘,做好调查工作:

关于新盘的营销,带节奏的现象司空见惯。多问问自己:这个时间点是否适合买房?这个地段是否保值抗跌?片区的所谓预期规划,是开发商打空炮还是确有政府纲要规划提及?考虑完了投资的时点、地段后,接下来就是开发商的背景信誉和交易程序中的具体问题了。调查开发商时,既要看规模大小,也要看之前做的楼盘质量和管理水平如何?

在业界的口碑如何?打听这些并不难,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周围圈子里打听下,天眼查上查一查诉讼情况,就大致心中有数了。人脉再广一点的,里打听下,往往把地块的前世今生都打听出来了。拿地时法律上清晰、公司内部运营正常、老板讲江湖道义,这样的开发商的产品就值得多多关注。

2. 退房不易,涉诉也较难被法院支持:

购房者对房屋质量或规划不满意,往往就想退房。但从法律角度来看,退房是难度很大的。因为作为购房者很难证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者房屋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居住使用。

再或者证明开发商“恶意欺诈”。这些诉求在法律上要求的证据都是较严格的。就算事后通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证明了房屋质量有问题,也还分为瑕疵还是结构性缺陷。如果是瑕疵,就可以通过维修来解决,就算是涉及到赔偿损失,从过往案例来看,损失得到支持的金额也并不高。

3. 购房者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须优先保护的主体:

购房者只是弱势群体,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须优先保护的主体。怎么理解这句话?购房者不是银行,只有抵押权人才有法定的优先权。购房者不是施工单位,只有建筑施工企业才对工程款有优先受偿权。充其量购房者就是弱势主体,1000个弱势主体联合起来也只是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的诉求,政府会关注,会维稳,但需要时间、需要有契机等到接盘侠,也需要看诉求合理不。即使最终在法院统一处理,法官也会兼顾交易的稳定性、平衡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利益。

4. 签约需谨慎,看清楚再签:

决策好了,签约时要谨慎。购房时和开发商签署的文本,基本上都经由开发商的专业法务团队把过关的。有些购房者误以为“格式条款”是一把利器,实际上格式条款,只要开发商尽到了提请注意的义务;未免除开发商的法定义务或排除购房者的权利,那就是有效条款啊。因此签约时应当认真查阅完整的合同文本,包括补充条款和附件;对于销售人员推盘时允诺的东西,也要想办法体现在书面上,至少是固定下来。

5. 开发商和开发商竞争、购房者和购房者竞争,开发商和购房者不竞争:

对比开发商,看谁更靠谱,谁的这个项目更好,价格更香。购房者打新,自然也是各种条件的综合竞争。即使在洽谈签约时,你比他更细心、更会谈,也可能会争取到好的交易条件。眼下大的经济环境,房企是各种难,拿地难、融资难、卖时还要有限价。这倒不是说给部分开发商的骚操作和不负责找借口,而是说,在充分自由的市场环境下,每个主体都有他应负的责任,购房者也一样,应当为自己的决策和交易负起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