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并首次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主动以法治思维看待问题,带头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依法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谋划工作

法治思维强调尊重法律权威、遵循法治原则、体现法律理性。法治方式强调按照法律规则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冲突纠纷,遵循法治规律行使权力、治理社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理性***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领导干部需要学会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谋划工作。

树立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办事依法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树立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就是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树立敬畏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法律意识。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注重强调执政行为的合法性、程序性、权利义务性、公平正义性,核心是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反对各种形式的特权及暗箱操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坚持把办事依法作为政治责任、施政习惯、自觉追求,克服特权思想,树立职权法定和权责统一的观念,牢记任何职权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符合法律,违法行使职权要承担责任,不作为、失职也要承担责任;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带头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绝不谋求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不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养成遇事找法的思维方式。树立遇事找法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树立对法治的崇尚和信仰,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高度自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治意识,培养积极的法治情感、法治信仰,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各级组织部门也要注重对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进行考察,将“法治能力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在法治的轨道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法治是协调各类利益关系、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根本性手段。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发挥法律的规范性功能。改革触及的都是利益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新的矛盾。法律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运用法治这种规范方式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问题,能使改革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从而使改革更权威、更合理、更顺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和处理改革中的问题,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改革;要善于通过公众协商、公开听证等法定渠道,公开博弈,统筹兼顾,最终确定改革的最佳方案,使改革更加接近公平合理目标;特别要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处理涉及教育、医疗、养老、户籍、收入分配等民生领域改革的利益纠纷,尽可能地凝聚***识、排除干扰、激发活力,使改革沿着法治化道路有序向前推进。